吐利津液少第七

宋代:刘昉

《圣惠》治小儿渴不止方。

芦箨 扁豆藤(各半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上件药细锉,分为六服。每服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稍热服。

钱乙豆蔻散 治吐泻、烦渴、腹胀、小便少方。

豆蔻 丁香(各半分) 舶上硫黄(一分) 桂府白滑石(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米饮调下,无时。

张涣调胃膏方 治吐利服药不下,烦渴者即先服。

人参(去芦头) 白术(炮) 丁香(各二钱) 干姜 甘草(炙) 赤茯苓(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皂皂大。每服一粒,用热汤化下,用新水或冷水沉之极冷即服。

张涣三和散方 治吐利、津液燥少。

白茯苓(一两) 乌梅肉(炒干) 干木瓜(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时时服之。

张涣香豆散方 霍乱烦渴最宜服之。

藿香叶 肉豆蔻(各一两) 白扁豆 人参(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煎至四分,去滓温服。

《王氏手集》和中散 治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霍乱吐利,壮热烦渴,胸膈痞闷,腹胁胀满,面色青白,手足厥寒,困顿多睡,全不思食方。

干姜 浓朴 甘草(炙。各一两)

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八分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三分去滓,温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人参散 治小儿虚热及吐泻,烦渴不止及疏转后可服方。

人参 茯苓 桔梗 干葛(各半两) 生犀角(屑) 甘草(炙。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入灯芯煎五分。烦渴入新竹叶煎服。大小加减与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