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疮第十七

宋代:刘昉

《巢氏病源》小儿浸淫疮候∶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发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

《千金》治小儿浸淫疮方。

灶中黄土 发灰

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猪脂和敷之。

《外台》∶《备急》疗小儿浸淫疮方。

上烧艾作灰敷之。《千金》同。

《外台》∶《备急》又方

上以牛屎烧作灰敷之。《千金》同。

《简要济众》治小儿浸淫疮,疼痛不可忍,发寒热方。

上刺蓟末,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

《圣惠》治小儿浸淫疮,渐展不止方。

鲫鱼(一枚,长三寸者) 豆豉(一盒)

上件药捣如膏涂之。亦疗马鞍疮。若或先起四肢,渐向头面者,难治也。

《圣惠》又方

上以鸡冠血涂之。

《圣惠》又方

上煎鲫鱼膏涂之。

《圣惠》又方

上以生鲫鱼薄切大片,和盐贴之。

《婴孺》治浸淫疮方。

上取胡燕窠烧灰,水和敷之。

张涣苦瓠散方 治身体风湿发疮,脓汁浸淫渐大。

干苦瓠(一两) 蛇蜕皮(烧灰) 露蜂房(炙。各半两) 梁上尘(半合)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用半钱,以生油调涂疮上。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