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肯堂

海藏云∶仲景诸泻心等汤,手少阴也。以其心下痞,故入阳明例。

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血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青黄肤 者难治。若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加黄芩,为伊芳尹三黄汤。)

上锉如麻豆,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附子泻心汤 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切,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生姜泻心汤 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 半夏(洗。各二两) 甘草(炙)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干姜 黄连(各半两) 大枣(六枚,擘)

上八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温服半升。

伊芳尹甘草泻心汤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痢日数十行,米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宜此汤治之。

甘草(二两) 半夏(一两) 黄芩 干姜(各三两半) 黄连 人参(各半两) 大枣(六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温服半升,分三。

半夏泻心汤 治心下满而不痛者,痞也,痛即为结胸。

半夏(半升,泡)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钱氏泻心汤(见发热。)

黄 补中汤(东垣)

黄 人参(各二钱) 甘草 白术 苍术 陈皮(各一钱) 泽泻 猪苓 茯苓(各五分)

水一盅,煎七分,温服,送下大消痞丸。

大消痞丸(东垣) 治一切心下痞满,积年久不愈者。

白术 姜黄(各一两) 黄芩(去焦) 黄连(炒。各六钱) 枳实(麦炒,五钱) 半夏(汤洗七次) 陈皮人参(各四钱) 泽泻 浓朴 砂仁(各三钱) 猪苓(二钱五分) 干生姜 神曲(炒) 炙甘草(各二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食远白汤下。

黄连消痞丸(东垣) 治心下痞满,壅塞不散,烦热喘促不宁。

黄连(一两) 黄芩(炒,二两) 半夏(九钱) 枳实(炒,七钱) 橘红 猪苓(各五钱) 茯苓 白术炙甘草(各三钱) 泽泻 姜黄(各一钱) 干生姜(二钱)

制丸服法同上。

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 东垣) 治右关脉浮弦,心下湿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枳实 黄连(各五钱) 白术 人参 半夏曲(各三钱) 浓朴(炙,四钱) 干生姜 炙甘草白茯苓 麦 (各二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不拘时。量虚实加减服。

(刘宗浓云∶以上二方,并半夏泻心汤加减法也。内有枳术汤、四君子、五苓、平胃等,利湿消痞补虚之药也。

黄芩利膈丸(东垣) 除胸中热,利膈上痰。

黄芩(生,炒各一两) 白术 枳壳 陈皮 南星(各三钱) 半夏 黄连 泽泻(各五钱) 白矾(五分)

上为末,水浸蒸饼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食远服。(合加薄荷叶一两,玄明粉二钱。)

葶苈丸(一名人参顺气饮子) 治心下痞,胸中不利。

半夏(洗) 浓朴(炙) 石膏 青皮(以上各五分) 当归身(七分) 白豆蔻仁 缩砂仁 茵陈(酒制炒) 干葛(以上各一钱) 炙甘草 羌活 黄芩(一半酒洗,半炒) 苦葶苈(酒洗,炒) 人参 柴胡(据) 独活(以上各三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匀,筛子内擦如米大。每服二钱,临卧用一口汤下。

消痞汤(一名木香化滞汤) 治因忧气郁结中脘,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枳实(炒) 当归梢(各二分) 陈皮 生姜 木香(各三分) 柴胡(四分) 草豆蔻 炙甘草(各五分) 半夏(一钱) 红花(少许) 《试效方》有益智三分,无木香。

上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食远服。忌酒湿面。

理中丸 治胃寒而痞。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以上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增损理中丸(《伤寒》) 治太阴下之胸满硬。(诸结胸宜服此。)

人参 白术(各一两) 甘草 黄芩(各半两) 枳壳(十二片)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沸汤化一丸。渴者加栝蒌根,汗出者加牡蛎。

枳实理中丸(《伤寒》) 治寒实结胸。

茯苓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二两) 枳实(十六片)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子黄大。每服一丸,热汤化下,连进二三服。

活人桔梗枳壳汤 治伤寒痞气,胸满欲绝。

桔梗 枳壳(去瓤,炒。各三两)

上锉,水煎,分作二服。

此手太阴经药也。《活人书》云∶审知是痞,先用此汤,无不验也。缘枳壳行气下膈,故效。

上清散(一名通气防风汤) 清利头目,宽快胸膈。

黄 (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 葛根(各一钱五分) 防风根(一钱) 蔓荆子(半钱)

上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临卧温服。以夹衣盖覆面首,不语,须臾汗出为效。未服药,预一日不语,服毕亦一日不语。

枳术丸(见伤食。)

回金丸 泻肝火,行湿与热,能开痞结,治肝邪,补脾土。(见发热。)

槟榔丸(见伤食。) 煮黄丸(见心痛。) 瓜蒂散(见伤食。) 二陈汤(见痰饮。) 平胃散(见中食。)五苓散(见消瘅。) 越鞠丸(见郁。) 挝脾汤(见呕吐。) 丁沉透膈汤(见反胃。) 木香流气饮 四七汤(并见气。) 导痰汤(见痰饮。) 来复丹(见中暑。) 四君子汤(见虚劳。) 补中益气汤(见劳倦。) 木香顺气汤(见胀满,但减人参。)

木香宽中散 治七情伤于脾胃,以致胸膈痞满,停痰气逆,或成五膈之病。

青皮 陈皮 丁香(各四两) 浓朴(制,一斤) 甘草(炙,五两) 白豆蔻(二两) 香附(炒) 砂仁木香(各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盐汤点服。属脾胃虚损之证,不可多服,当与六君子汤兼服之。

《宣明》槟榔散 治伤寒阴证,下后成痞,满而不痛,按之虚软。

槟榔 枳壳(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煎黄连汤调下。

三脘痞气丸(《宝鉴》) 治三焦痞滞,水饮停积,胁下虚满,或时刺痛。

木香 白豆蔻仁 青皮(炒) 京三棱(炮) 橘红(各一两) 半夏(汤炮七次,二两) 槟榔 砂仁沉香 大腹子(各五钱)

上为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后陈皮汤送下。

平补枳术丸 调中,补气血,消痞清热。

白术(三两) 白芍(酒炒,一两半) 陈皮 枳实(去穣,炒) 黄连(姜汁炒,各一两) 人参 木香(各五钱)

上为末,荷叶打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饮下。

方广云∶白术补脾气为君;白芍药补脾血为臣;陈皮以和胃,枳实消痞,黄连清热为佐;人参以补元气,木香以调诸气为使。如此平补气血,廓清痰火,兼通气道,则病邪日消,而脾胃日壮矣。

《济生》栝蒌实丸 治胸膈痞痛彻背,胁胀,喘急妨闷。

栝蒌实(研) 枳实(去穣,麸炒) 桔梗 半夏(各等分)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按∶此方栝蒌以润肺涤痰,枳壳破滞气,半夏豁痰燥湿,桔梗开膈载药,可谓善治痞闷喘急矣。然痰因火动者,加黄连尤妙,盖黄连佐枳壳消痞甚速。

茯苓杏仁甘草汤(仲景,下同)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橘枳生姜汤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薏苡仁附子散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浓朴大黄汤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锉)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

栝蒌(一枚) 薤白(三两) 白酒(一斗) 半夏(半斤)

上四味,同煮至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锉) 浓朴(四两)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栝蒌(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浓朴、枳实,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

白术 人参 甘草 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利膈散 治胸痹,喘息不通。

人参(去芦) 赤茯苓 前胡(各一两) 干姜(炮) 桂心甘草(炙。各半两) 陈皮(去白,焙) 诃梨勒(去核) 白术(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用水一大盏,姜三片,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频频温服。

半夏汤 治胸痹,心下坚痞,急痛彻背,短气烦闷,自汗出。

半夏(汤洗,切,焙,二两半) 栝蒌实(一枚) 薤白(切,二合)

上锉片,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日三服。

吴茱萸散 治胸痹,咽喉噎塞,不能下食。

吴茱萸(汤浸,焙炒) 半夏(汤泡) 赤茯苓(去皮) 鳖甲(去裙 ,酥炙黄) 京三棱 前胡(去芦)青皮(去白,焙)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槟榔 白术 桂心(各一两) 枳壳(麦炒,半两)

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稍热服。

豆蔻汤 治胸痹,心下坚痞。

白豆蔻(去皮) 官桂(去粗皮) 木香 人参(各半两) 京三棱(煨) 神曲(炒,各一两) 陈皮(去白) 麦 (炒。各七钱半)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枳实散 治胸痹,心下坚痞,胸背拘急,心腹不利。

枳实(麸炒) 赤茯苓(去皮) 前胡(去芦) 陈皮(去白。各一两) 木香(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用水一大盏,姜三片,煎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半夏汤 治胸痹短气。

半夏(汤洗,焙) 柴胡(各半两) 赤茯苓(去皮) 前胡(去苗) 官桂(去粗皮) 人参(各七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三枚擘开,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

熨背散 治胸痹,心背疼痛气闷。

乌头 细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以上各一两) 川芎(一两二钱半)

上捣筛,以少醋拌,帛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取瘥乃止。忌生冷如常法。

枳实散 治胸痛及背痛。

枳实(麸炒,二两) 官桂(去粗皮,一两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橘皮汤调亦可,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

透膈汤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痛,呕逆痰涎,食饮不下。

木香 白豆蔻 缩砂仁 槟榔 枳壳(麸炒) 浓朴(姜制炒) 半夏(汤泡)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食远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