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膈气总论

明代:王肯堂

《洁古家珍》,吐证有三,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内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于地气,主出而不纳。是故上焦吐者,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其脉浮而洪。其症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燥结,气上冲胸而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弦。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法当以小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大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

治法宜毒药通其闭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腑秘结而自愈也。《此事难知》,问呕吐哕,胃所主,各有经乎?答曰∶胃者总司也,内有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之别,以其气血多少,而为声物有无之不同。即吐属太阳,有物无声,乃血病也。有食入即吐,食已则吐,食久则吐之别。呕属阳明,有物有声,气血俱病也。仲景云∶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此以干呕为哕也。)医家大法∶食刹则吐为之呕,生姜半夏汤。食入则吐为之暴吐,生姜橘皮汤。食已则吐为之呕吐,橘皮半夏汤。食久则吐为之反胃,水煮金花丸。食再则吐为之翻胃,易老紫沉丸。旦食不能暮食。则吐、食不下,脉实而滑,半夏生姜大黄汤下之。洁古论吐分三焦,其说盖本于黄帝,所谓气为上膈,食饮入而远出为下膈,食时乃反出之。其上焦食已暴吐者,今世谓之呕吐也。中下二焦食久而吐,食再而吐者,今世谓之膈气反胃也。分呕吐、膈气为二门。赵以德云∶夫阴阳气血,随处有定分,独脾胃得之,则法天地人而三才之道备。故胃有上、中、下三脘,上脘法天为阳,下脘法地为阴,中脘法气交之分。阳清而阴浊,故阳所司者气,阴所司者血。然阳中亦有阴,阴中亦有阳,于是上脘气多血少,则体干道之变化动也。下脘血多气少,则体坤道之资生静也。中脘气血相半,故运上下动静升降之气行。由是物之入胃,各从其类聚。水饮者,物之清。谷食者,物之浊。然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故饮之清者,必先上输于司气之肺,而后四布为津为液。清中之浊者,则下输膀胱为便溺出焉。食之清者,亦必先淫精于司血之心肝,以养筋骨经脉,更化荣卫,流注百骸。浊中之浊者,则自下脘变糟粕,传送下大肠出焉。若邪在上脘之阳则气停,气停则水积,故饮之清浊混乱,则为痰、为饮、为涎、为唾、变而成呕。邪在下脘之阴则血滞,血滞则谷不消,故食之清浊不分,而为噎塞、为痞满、为痛为胀、变而成吐。邪在中脘之气交者,尽有二脘之病。是故呕从气病,法天之阳,动而有声,与饮俱出,犹雷震必雨注也。吐从血病,法地之阴,静而无声,与食俱出,象万物之吐出于地也。气血俱病,法阴阳之气交,则呕吐并作,饮食皆出。然在上脘,非不吐食也,设阳中之阴亦病,则食入即吐,不得纳于胃也。非若中脘之食已而后吐,下脘之食久而方出。其下脘,非不呕也,设阴中之阳亦病,则吐与呕齐作,然呕少于吐,不若上脘之呕多于吐也。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