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明代:周之千

凡痰饮涌甚,用六君子汤加干姜,宜多服之。腹痛、身胀加肉桂。

痰涌难言,用山楂根、青木香,磨水服。

痰之本在肾,人参、黄 、甘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北味、苁蓉。凡用苁蓉,必配北五味为使。盖苁蓉补阴,五味补阴中之阳也。二味丸服,则痰从大便下,信乎治其本痰来多而连吐不绝,六君子汤加生姜,人参多用;或四君子汤加半夏、生姜汁。

痰之本在肾者,肾主五液也。若脾不虚,痰从何来?盖土有防水之功,水有润土之力也。

痰攻两臂,南星、白术、甘草、陈皮、半夏、香附、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

痰饮由于脾虚、肾弱,若不温之,水何由散?小青龙汤、温肺汤、六君子汤、二陈汤加细辛,皆饮证大法也。

验案

一妇年六旬,患痰饮,头目疼痛,身热不食,二便俱闭,脉洪大有力,右关略弦。此君主失令,相火横行而伤金,故头目疼痛,木不受制,则肝邪起,脾土受侮,则肺金更弱。须泻火补金,则木自平,火自降,所谓金浮水升、木沉火降也。宜用麦冬、甘草、白芍清心肺肝之火;苏梗、广皮引阳气下达,使胃无凝滞;茯苓、山药固其脾阴∶病可痊也。若云脾恶湿,且有痰饮,麦冬似非所宜,是正不然。盖脾虽恶湿,今之脾病,邪在肝木,清火则木安,木安则土宁,病自己矣。若必用半夏治其饮,燥则火就之,又将奈何?古人云∶见痰休治痰,一妇血崩后。咳嗽痰涌,十月未愈,夜间发热自汗,此肾虚也。痰之本在肾,吐痰身瘦,肾之脾胃虚也。用熟地一钱,茯苓七分,山药、肉桂、小茴、五味、益智、姜汁炒杜仲各五分。三帖愈。丸方用八味丸。

一人痰吐盈盆不止,肺脉豁大无力。此内伤不足,脾虚不能统痰,再清其肺,益虚其脾,速死之道也。用人参、附子各五钱,炮姜、荜茇、槟榔、枳壳,再帖而愈。

一人患饮,面目鲜明,六脉弦,两胁痛,身热。先用十枣汤泻之,后以小青龙汤行之,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周之千,字慎斋,明代著名医学家(约1508-1586年),宛陵(今安徽宣城)人。中年因病自习医学,潜心研究《内经》,私淑张元素、李东垣,参以刘河间,后又就正于薛己之门,问难数月,豁然贯通。精通脉学,擅长于内伤证治。生前忙于诊务,无暇著述,今所存之著作皆为后人整理,现存《慎斋遗书》、《医家秘奥》两种。此二书对脉理、内伤证治的论述,不仅丰富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此次整理,将两书合为一册,以便读者参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