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氏《解后须知》
宋代:佚名
喻氏嘉言曰∶盖凡人当感后身中之元气已虚,身中之邪热未净,于此而补虚则热不可除,于此而清热则虚不能任,即一半补虚,一半清热,终属模糊不得要领。然舍补虚清热,外更无别法。当细辨之。补虚有二法一补脾,一补胃。如疟痢后脾气衰弱饮食不能运化,宜补其脾。如伤寒后胃中津液久耗,新者未生,宜补其胃。二者有霄壤之殊也。清热亦有二法∶初病时热为实热,宜用苦寒药清之,大病后之热为虚热宜用甘寒药清之。二者亦霄壤之殊也。人身天真之气全在胃口,津液不足即是虚,生津液即是补虚,故以生津之药合甘寒清热之药而治感后之虚热,如麦门冬生地黄牡丹皮人参梨汁竹沥之属,皆为合法。河间每用天水散以清虚热,正取滑石甘草一甘一寒之义也。设误投参 苓术补脾之药为补,宁不并邪热而补之乎。至于饮食之补,但取其气不取其味,如五谷之气以养之,五菜之气以充之,每食之间便觉津津汗透,将身中蕴蓄之邪热以渐运出于毛孔何其快哉。人皆不知此理,急于用肥甘之味以补之,不思油腻阻滞经络,邪热不能外出,久久充养完固,愈无出期矣。前哲有鉴于斯,宁食淡茹蔬使体暂虚,而邪易出乃为贵耳。
德按∶《内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物理论》云∶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养生之术,常令谷气少,则病不生。谷气且然,况五味餍饫为五内之害乎。
龙集庚寅十二月望十六日辛亥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