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在体内破坏过多过快,使骨髓制造红细胞来不及补充而引起的一组贫血。根据溶血性贫血起病的缓急和病情的轻重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溶血起病急,病情重,病人表现为腹痛、腰背酸痛,并常有发热、寒颤、头痛、呕吐和酱油色尿;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休克或少尿、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起病慢,病情轻、病人表现为贫血、眼白发黄(黄疸)、肝脾肿大和尿色加深等。

由于溶血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引起溶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临床上怀疑有溶血的病人,必须到医院配合医生做多方面的检查,确定是否有溶血,并确定属于何种溶血,只有针对溶血的原因作出治疗,才会达到改善溶血或治愈溶血的目的。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1)红细胞本身有缺陷,如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或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血红蛋白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红细胞酶异常(蚕豆病、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等);

(2)红细胞外因素,如红细胞被抗体破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感染所致溶血(疟疾、细菌感染等),物理和化学因素所致溶血(药物、烧伤、心瓣膜手术、铅中毒等)。

急性溶血,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易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对出现高热者,多施行物理降温措施(用冰袋、酒精擦浴等),或肌肉注射中药降温剂(柴胡注射液),不用化学药物降温(安乃近、扑热息通等),因后种药物可能会加重溶血。

发生腹痛者,要注意腹痛的性质、部位和发展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可应用阿托品一类的止痛药。发生少尿或肾功能衰竭者,除要注意摄入和排出的水量外,尚需按肾功能衰竭作好自我保健。有些溶血性贫血常有促使溶血发作的诱发因素,例如,蚕豆病常在进食蚕豆后发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在感冒或服药后复发;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由酸性食物或药物诱发等,应予避免和预防,切勿忽视。

慢性溶血,由于起病慢,病程长,病情轻,病人可以作一般的活动和工作,但不要过度操劳,并加强营养。脾脏明显肿大者,要防止脾破裂。遗传性溶血的病人,婚前男、女双方都应作有关检查,做好咨询和优生、优育工作,最好婚后不生育,免得将疾病遗传给后代。对于溶血严重、贫血明显的病人,必须要以输血维持生命者,不要输全血,要输经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以免加重溶血。对于因父、母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必须由输血机构进行严格检验后方可做换血治疗。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