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即通常所说的面瘫,医学上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两种类型,中枢性面瘫的病根在大脑,常见的为脑血栓形成,其次为脑溢血后遗症,每与偏瘫并存;周围性面瘫即是一般所说的单纯局部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本身病变或受其周围组织病变影响所造成的,发病原因较多,如病毒感染、神经炎、面部外伤、某些肿瘤术后(如腮腺混合瘤、颅内听神经瘤)。临床常见多数病人在面部受冷风后引起本病发生,大多病人是在晨起后发现面部板滞不舒,口眼向一侧歪斜,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口僻”、“口眼?斜”的范畴,是由于体虚气弱,风邪或夹痰,袭入颜面空虚的络脉,干扰经气的正常运行,致使气血涨阻,不得营养筋肉,造成面部经筋失养所致。一般来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轻而易于康复,只要及时采取得当的治疗康复措施,就会较快获愈,反之,若久延失治或治法不当,就不易康复,有的遂成痼疾,而终身遗憾。

(一)起居调养法

由于本病多是在面部吹冷风后发生,所以平时应注意睡觉时应避风而卧,尤其在夏季,不要贪凉吹穿堂风,不要直对风扇吹风取凉。

在发病后要注意保暖,加强休息,不可过劳。同时,必须保持情绪稳定,心理乐观,一般面瘫只要及时治疗,都是可以痊愈的。

(二)饮食调养法

由于面瘫病人多有嘴歪,病侧面颊动作不灵,有的还可影响咀嚼,所以饮食应以半流质为主,应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可过于油腻,少食辛辣刺激之物以及鱼、虾、蟹等。

荆芥粟米粥:将荆芥穗、薄荷各15克,豆豉50克,加水煎,至沸5分钟,去渣取汁,入白色小米100克熬成稀粥。每日早晨服用,以代早餐。

葛根粉羹:先将葛根晒干碾成粉,然后用当归15克,红花10克,加水煎汤,去渣留汁,待冷作汤和葛根粉调成糊状。锅中加水适量煮沸时,将葛根粉徐徐掺入,边掺边搅动成薄羹状,趁热服用,1日1~2次,每次1小碗。

(三)药物调养法

(1)防风、川乌、麻黄、全蝎、僵蚕、白芷各30克,雄黄15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

(2)生黄芪30克,赤芍12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四)针灸调养法

此法在面瘫的康复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1)体针:局部取靠近眼部的鱼腰、攒竹、阳白、四白,紧贴口鼻的地仓、人中、迎香、承浆,以及耳、颊部的下关、颊车、牵正等穴;加上循经远取项部的风池、翳风,手部的合谷,足部的太冲诸穴。按照局部为主,各部兼顾的原则,搭配成2~3组,每组4~6个穴位,轮换使用,局部选瘫侧穴位,针以浅刺、斜刺或进入皮内后平刺透穴等方式,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

灸可用艾灸或艾柱隔姜灸,取瘫侧局部穴位,以感觉温热为限。

上方每日1次者,7天为1疗程;隔日1次者,10天为1疗程。

(2)电针:限用于面部穴位,每次3穴,通电5~10分钟,以局部肌肉出现收缩颤抖为佳。

(3)皮肤针:以小锤状皮肤针轻叩阳白、四白、牵正等穴,至皮下红紫或轻度渗血。

体针、电针与皮肤针,宜于交替进行,不必重复使用。

(五)按摩调养法

以病人自我按摩为主,不拘固定时间,随时随地皆可进行。

(1)搓揉法:单手平掌轻轻上下来回或向四周旋转摩患侧面部5~10分钟,以面部微红,或有热感为度。嗣后以棉球蘸红花油轻拭数遍,稍候待干,再进行健侧按摩,搓揉3~5分钟。

(2)牵拉法:以手掌抚面,或手指捏住口角、眼角的肌肤向外牵拉。

(3)点压法: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尖在健侧地仓、颊车、四白、丝竹空等穴,作点状按压,不时加力,至局部有酸重乃至疼痛感。既可一指点一穴,也可2~3指同时压2~3个穴位,持续3~5分钟。

(六)其他调养法

(1)外敷疗法:马钱子适量,湿调后切成薄片,用18~24片排列在胶布上,贴于患侧面部。7~10天换药1次,此药可通经络。该药有大毒,注意勿食。

(2)涂血疗法:以健侧口角为界,患侧旁开、上下各1厘米范围内外涂鳖血或黄鳝血一层,待稍干后,再涂一层,约0.5厘米厚后为止。1日1次,两天后擦去再涂,10天为1疗程。

(3)放血疗法:适用于病程较短,不超过半年者。在面瘫同侧耳背部近耳轮处找一静脉,揉耳使其充盈,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手术刀或刀片轻轻划破该静脉,让其流血5~15滴,然后盖上消毒棉球,用胶布贴住,1周1次,一般连做2次,一般连做2次,最多不超过4次。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