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

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年过18周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既往曾有过周期性月经,现停经3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至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闭经均属生理现象。闭经可由内外各种不同原因引起,如精神刺激、环境变化、药物抑制、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及生殖器官损坏或肿瘤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实者多由气滞血淤、痰湿阻滞而致。闭经是比较严重的妇科病证,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故要予以重视,进行积极地治疗和调养。

(一)起居调养法

患闭经后,应极早查明原因,以利治疗。另外,由于闭经大多由功能失调所致,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适当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住室要防潮,注意寒暖变化,防止感冒受凉,不要下冷水游泳。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次做人工流产。形体肥胖者,要采用多种有效措施以减肥等。都有利于恢复与协调身体功能。

(二)心理调养法

有研究表明,忧虑、悲伤、失望、恐惧等情绪因素,可刺激下丘脑—垂体,从而抑制卵巢排卵,造成经闭。因此,情志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对本病的治法,多论及开郁疏肝,多结合中医心理疗法。本病患者多是所求未遂,故应以从欲顺情法治疗为主,兼以移情易性。另外,孤僻多疑,生活单一,缺乏乐趣是本病患者的另一特点,因此,适当改善其生活环境,活跃其生活方式,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兴趣,再加以言语开导,以解除心理负担,舒展情志,调畅气机,对治疗有显著的好处。

(三)饮食调养法

在饮食方面,体质虚弱者宜适当增加营养,可多吃白鸽、甲鱼、羊肉、乌贼、鸡、虾、桃子等;形体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及含脂肪类丰富的食物。此外,患者还可适当选用下列食疗方:

(1)白鸽1只(去毛及内脏),鳖甲50克,将鳖甲打碎放入白鸽腹内,加水适量煮烂,调味后食肉饮汤。或用乌贼鱼一条,桃仁9克,将洗净的乌贼鱼与桃仁共煮熟后调味,吃鱼喝汤。适用于肝肾不足型者(年逾18周岁尚未行经,或月经推迟、量少,渐至闭经,消瘦,腰腿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少苔,脉沉弱)。

(2)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鸽1只(去毛和内脏),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吃肉饮汤。或用当归30克,黄芪30克,生姜60克,羊肉250克,将羊肉切块,生姜切丝,当归、黄芪布包好入锅,加水炖烂,去药渣,调味后吃肉喝汤。适用于气血不足型者(经闭,面色萎黄,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疲倦乏力,舌淡,脉细弱)。

(3)苏木、木耳各30克。用水、酒各1碗,煮成1碗服饮。或用川芎6克,红花6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蛋熟后剥去蛋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加红糖适量,吃蛋喝汤,每日1剂,每月连用5~7剂。适用于气滞血淤型闭经(闭经,面色紫黯,烦躁易怒,胸胁胀痛或拒按,舌边紫黯或有淤点,脉弦涩)。

(4)苡米30克,炒扁豆15克,山楂15克,红糖适量,同煮粥服食。或用鲜荷叶50克,大米适量,共煮粥,调味服。适用于痰湿阻滞型闭经(闭经,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痰多,神疲,或面浮足肿,带多色白,苔腻,脉滑)。

(四)针灸调养法

(1)体针:取关元、中极、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针时力求关元、中极之针感下达阴部;三阴交之针感上越两膝,则功效较大。每日1次,5~7日为1疗程。对功能失调所致闭经疗效较好。

(2)耳针:取内分泌、肾、肝、脾、皮质下、神门。隔日1次,中刺激,10次为1疗程。

(3)耳穴压丸法:取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肝等穴,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0.5×0.5厘米的胶布上,敷于以上各穴,每次取单侧,每天用手按摩3~5次,至出现酸胀感。每3日换1次,连用。

(五)按摩调养法

1.方法一

(1)患者腑卧,操作者用双手拇指捏按患者肾俞穴,先左后右,使之有沉胀感。

(2)操作者用双手按压患者的命门穴,使之有沉胀感,并向小腹传导为佳。

(3)操作者用手点三阴交穴,使之有沉胀感。

(4)患者仰卧,操作者用手揉按气海穴,约2分钟。

2.方法二

(1)患者仰卧,用拇指指腹用力揉腹部的关元、气海、天枢、中脘穴,每穴约3分钟。

(2)仰卧,用手掌在腹部旋转摩擦4~6分钟。

(3)坐起,由家人用掌根沿背部脊柱由下向上直线推动,约2分钟,然后按压肾俞,肝俞穴各80次。

(4)用拇指揉按血海、三阴交穴各80次。

(六)药物调养法

1.单方验方

(1)女贞子24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2)枸杞子24克,女贞子21克,红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3)当归15克,黄花菜根15克,黄芪18克,水煎服,每日两次。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4)黄芪15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川芎6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5)益母草4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气滞血淤者。

(6)鸡血藤12克,研末,温酒送服,每日1次,适用于气滞血淤者。

(7)红花9克,黑豆90克,红糖6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淤者。

(8)薏米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痰湿阻滞者。

2.中成药方

(1)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用于肝肾不足者。

(2)当归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2次。用于肝肾不足者。

(3)左归丸,每次6克,每日2次。用于肝肾不足者。

(4)八珍益母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气血不足者。

(5)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气血不足者。

(6)女金丹,每次1粒,每日1~2次。用于气血不足者。

(7)血府逐瘀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气滞血淤者。

(8)益母草冲刺,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气滞血淤者。

(9)活血调经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气滞血淤者。

(10)香砂六君丸,每次10克,每日3次。用于痰湿阻滞者。

(11)艾附暖宫丸,每次9克,每日2次。用于痰湿阻滞者。

(七)气功调养法

(1)全身从上至下完全放松。

(2)按自然生理规律呼吸,吸气时,气吸满腹,腹部隆起;呼气时,收腹凹肚。呼吸的同时,以意念贯气。

(3)意守丹田,默念吹声。痰湿阻滞型者,可意守三阴交,默念呼声。

(4)吸气时,舌舐上腭;呼气时,舌舐下腭,叩齿72次,待口中津液增多,分多次缓缓咽下。每咽一次都以意引津液下贯丹田,然后沿小腹正中线下行入阴部,再由阴部向后过肛门上尾闾,沿脊柱上行,经枕后至头顶,再从头顶向前下颜面,经口过喉,沿胸骨正中线下归丹田,此为一通。稍顿重复,共行三通。

(5)稍停,用手依序搓双侧肾俞及尾闾各72序,再依次揉按丹田、双侧血海、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各72次。在揉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三穴时,应有酸胀感。最后双手收于脐部收功。

(八)外敷调养法

(1)将蜣螂1只焙干,加于威灵仙10克,共研细末、敷神阙穴,外贴伤湿止痛膏,1小时后去药,每日1~2次连用。

(2)香附2克,桃仁1克,水蛭1条,前2药研末再同水蛭捣成膏,敷于脐部,外贴伤湿止痛膏,3天一换。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