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总论
秦子曰∶消者,消化失常之谓也。其症随饮而随渴,随食而随饥,随溺而随便。渴而数饮者,为上消。食过即饥者,为中消。时便膏沥者,为下消。今列外感二条,内伤二条。
外感三消燥火三消
【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多饮渴不止,唇口干裂,烦躁不宁,此燥火伤于肺,即上消症也于小肠、膀胱,即下消之症也。
【燥火三消之因】或赫义羲年,燥气从令,或干旱之岁,燥火行权,或秋令之月,燥燥火伤人,上则烦渴引饮,中则消谷易饥,下则小便频数,燥万物者,莫燥乎火,而三消之
【燥火三消之脉】寸脉浮数,燥伤于上,关脉洪数,燥伤于中,尺脉沉数,燥伤于下。
燥伤于气,脉见大数;燥伤于血,脉见细数。
【燥火三消之治】清燥为先,烦渴引饮,家秘用知母石膏汤,加干葛。多食易饥,人参白虎汤。小便频数,淋沥如膏,益元散、导赤各半汤。
知母石膏汤
知母 石膏 葛根 甘草
人参白虎汤 即前方加人参。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共为细末,人参汤下。
导赤各半汤 见后湿热消。
湿火三消
【湿火三消之症】烦渴引饮,咳嗽面肿,此湿热伤肺,即上消症也。面黄身肿,消谷易饥,此、膀胱,即下消症也。
【湿火三消之因】酒湿水饮之热,积于其内,时行湿热之气,蒸于其外,内外合受,郁久成热,湿热转燥,则三消乃作矣。
【湿火三消之脉】多见数大,寸大上消,关大中消,尺大下消,三部皆大,三消之脉也。
【湿火三消之治】宜流湿润燥,清肺饮,治上消也,加味清胃汤,治中消也,导赤各半汤、益元散,治下消也。
清肺饮 即甘露饮子。
石膏 桔梗 山栀 知母 连翘 川黄连 甘草 麦冬 杏仁加枇杷叶。
加味清胃汤
川连 升麻 丹皮 山栀 甘草 干葛
导赤各半汤
木通 生地 甘草 川黄连 麦门冬
内伤三消积热三消
【积热三消之症】烦渴引饮,口臭消渴,上消症也。烦热多食,食下即饥,中消症也。
小便频数,如膏如油,足心下部常热,下消症也。
【积热三消之因】膏粱浓味,时积于中,积湿成热,熏于肺则成上消,伤于胃则成中消,流于下则成下消。
【积热三消之脉】胃脉上朝于寸口,肺消也。气口滑大,胃消也。尺脉洪大,下消也。
右脉数大,肠胃积热,左脉数大,肝胆积热。
【积热三消之治】烦渴引饮,清肺饮。口臭易饥,清胃汤,加干葛。如肺胃积热,下流膀胱,八正散。若肝胆之热下流,龙胆泻肝丸。若肾之相火下流,而成下消,凉八味丸、文蛤散。
清肺饮
清胃汤 上二方,见前条。
八正散 见前腹胀门。
龙胆泻肝汤 见前肝火胀。
凉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黄柏、知母。
文蛤散
文蛤杵细,滚汤调服。
精虚三消
【精虚三消之症】口干消渴,饮水不多,气怯喘咳,上消症也。时食时饥,饥不欲食,中消症也。小便频数,牵引作痛,如沥如膏,下消症也。
【精虚三消之因】或悲哀伤肺,煎熬真阴,或思虑伤脾,脾阴伤损,或房劳伤肾,精日耗而亏损,此精虚三消之因也。
【精虚三消之脉】右寸细数,肺燥液干,右关细数,脾经阴损,两尺细数,肾肝失精。
【精虚三消之治】生脉散、人参固本丸,治上消也。地黄膏、琼玉膏,治中消也。三才封髓丹,治下消也。先见小便过多,随乃多渴,此真阳失守,下泄无度,上不能蒸动生津,《金匮》八
生脉散
人参 拣冬 北五味
人参固本丸
人参 怀生地 怀熟地 天门冬 麦门冬
地黄膏
生地 当归 丹皮 白芍药 甘枸杞 知母 人参 甘草 地骨皮
琼玉膏
人参 白蜜 生地黄 白茯苓
三才封髓丹 见后肾痹。
八味丸 见前脏寒胀。
《内经》有风消之句,消必兼风言之也。厥阴传变二阳,则成三消,然消症多饥,仲景云∶饥不欲食,则知消症。亦有不欲食者。故能食而渴,全重二阳,饮一溲一,全重少阴,饥不食,气上冲心,则主厥阴矣。河间云∶消渴之症,阴精极衰,燥热太过,治宜补肾水,泻心火,润肠胃之燥热,济身中津液,使道路不结,津液不枯,气血不涩,则病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