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礼十七 沿革十七 嘉礼二

  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 

  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造旒冕,始用布帛,(冕者,冠之有旒。)唐虞以上,冠布无緌,(緌,缨饰。)夏后以牟追,(音丁回反。)以收,(所以收敛发。)殷制章甫,或以冔,(章,明也,言以表明丈夫。甫或为父。冔,覆也,自覆饰。冔音况甫反。)形制并无文。至周六冕,章数始备,故孔子曰"服周之冕",言中礼也。洎乎幽厉衰微,秦焚六籍,图写纷杂,记注混淆。今徵其实录,捃拾沿革,为冠冕篇云。

  冕

  (大裘冕 衮冕 鷩冕 毳冕 絺冕 玄冕 通天平冕 平天冕 苍冕 青冕 赤冕 黄冕 素冕 黑冕 象冕 山冕 火冕 藻冕 方冕 祀冕有熊氏 周 秦 后汉 魏 晋 东晋宋 齐 梁 陈 北齐 后周 隋 大唐)

  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纊,示不听谗言也。(事见世本。)

  周制,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綖纽。(冕服有六而言五者,大裘之冕盖无旒,不联数也。綖,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缫,杂文之名,合五色丝为绳,垂之綖前后。各十二,所谓邃綖也。就,成也。绳之每匝贯五采玉十二旒,旒则十二玉。每就閒一寸。朱纮,以朱组为纮,纮一条绳属两端於武。此谓衮衣之冕十二旒,则用玉二百八十八。鷩冕缫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毳冕七旒,用玉一百六十八。絺冕五旒,用玉一百二十。玄冕三旒,用玉七十二。)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各以其等为之。(各以其等者,缫玉如其命数。冕则侯伯缫七就,用玉九十八。子男缫五就,用玉五十。缫玉皆三采。孤缫四就,用玉三十二。三命之卿缫三就,用玉十八。再命之大夫缫再就,玉八。缫玉皆朱绿。禁令不得相僣逾。)

  秦灭礼学,郊社服用,皆以袀玄,以从冕旒,前后邃綖。(蔡邕独断云:"袀,绀缯也。"班固东都赋注云:"袀,皂也。"袀音钧。)

  后汉光武践祚,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孝明帝永平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夏侯氏说,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蔡邕独断云"九旒"也。)以其绶采色为组缨。(礼记曰:"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其旒珠,用真白玉。)三公诸侯七旒,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色绶为组缨,旁垂黈纊。助天子郊祀天地、明堂则冠之。

  魏因汉故事。明帝好妇人之饰,冕旒改用珊瑚珠。

  晋因之。

  东晋元帝初过江,服章多阙,而冕饰以翡翠珊瑚珠。侍中顾和奏:"旧礼,冕旒用白玉珠。今美玉难得,不能备,可用白璇珠。"从之。后帝郊祀天地明堂宗庙,元会临轩,改服黑介帻,通天冠,平冕。冕,皂表,朱绿里,广七寸,长一尺二寸,加於通天冠上,前圆后方,垂白玉珠十二旒,以朱组为缨,无緌。王公卿助祭郊庙,冠平冕。王公八旒,卿七旒,组为缨,色如绶也。

  宋因之,更名曰平天冕,天子郊祀及宗庙服之,王公并用旧法。

  齐因之。

  梁因之。其制,前垂四寸,后垂三寸,旒长齐肩,以组为缨,色如其绶,旁垂黈纊,充耳珠以玉瑱。乘舆郊祀天地明堂、享宗庙、元会临轩则服之。五等诸侯助祭,平冕九旒,青玉为珠,有前无后,各以其绶色为组缨,旁垂黈纊。

  陈因之,以为冕旒。皇太子朝服远游冠,侍祭则平冕九旒。五等诸侯助祭郊庙,皆平冕九旒,青玉为珠,有前无后,各以其绶色为组缨,旁垂黈纊。

  北齐采陈之制,旒玉用五采,以组为缨,色如其绶。其四时郊祀封禅大事,皆服衮冕。皇太子平冕,黑介帻,白珠九旒,饰以三采玉,以组为缨,色如其绶;未加元服,则空顶黑介帻,双童髻,双玉导。

  后周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冕。祀昊天则苍冕,五帝各随方色,朝日用青冕,夕月用素冕,地祇用黄冕,神州、社稷用玄冕,享先皇、加元服等以象冕,享先帝、食三老、耕籍等以衮冕,视朔、大射等以山冕,视朝、临法门、適宴等以鷩冕,皆十有二旒。(韦弁、皮弁,)(见在下文。)诸公之冕九,方、衮、山、鷩、火、毳等六,皆九旒;韦弁、皮弁、玄冠三,合上为九。诸侯八,无衮冕。诸伯七,又无山冕。诸子六,又无鷩冕。诸男五,又无火冕,冕五旒。三公之冕九,祀、火、毳、藻、绣、爵弁等冕六,韦弁、皮弁、玄冠,合上九。三孤自祀冕而下八,无火冕。公卿七,又无毳冕。上大夫六,又无藻冕。中大夫五,又无皮弁。下大夫四,又无爵弁。士服三,祀弁、爵弁、玄冕。庶士玄冠而已。其吊服,诸侯当事则弁绖,不则皮弁。以下亦如之。

  隋采北齐之法,衮冕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纊充耳,玉笄。太子庶子裴政奏:"色并用玄,(旒齐於膊,纊齐於耳。)唯应著帻者,任依汉晋法。"皇太子衮冕,垂白珠九旒,青纊充耳,犀笄。国公冕,青珠九旒,初受册命、执贽、入朝、祭祀、亲迎、三公助祭,并服之。侯伯则鷩冕,子男则毳冕。五品以上绣冕,九品以上爵弁。

  大唐依周礼,制天子之六冕,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玄冕。大裘冕,无旒,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玄表纁里,以下广狭准此。)金饰,玉簪导,(释名云:"簪,建也,所以建冠於后也。亦谓之笄,所以拘冠使不坠也。导以擽鬓,使入巾帻之中。")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祀天神地祇服之。衮冕,(加金饰。)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纊充耳,玉簪导,诸祭祀及践祚、享庙、遣上将、征还、饮至、加元服、元日受朝等服之。鷩冕,有事远主服之。(按周礼,远主谓先公。)毳冕,祭海岳服之。绣冕,祭社稷、帝社服之。玄冕,蜡百神、朝日夕月服之。自衮冕以下,旒数并依周礼。皇太子衮冕,白珠九旒。诸臣衮冕,青珠九旒,青纊充耳,簪导,第一品服之。鷩冕七旒,第二品服之。毳冕五旒,第三品服之。绣冕四旒,第四品服之。玄冕三旒,第五品服之。龙朔二年九月,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准令诸臣九章服,君臣服冕,章数虽殊,饰龙名衮,尊卑相乱。今请诸臣九章衣以云及麟代龙,昇山为上,仍改冕名。"当时纷议不定。至仪凤二年十一月,太常博士苏知机上言曰:"去龙朔中,孙茂道奏请诸臣九章服,当时竟未施行。今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加日、月、星辰、龙、虎、山、火、麟、凤、玄龟、云、水等象。鷩冕八章,三公服之。毳冕六章,三品服之。绣冕四章,五品服之。"诏下有司详议,崇文馆学士杨炯奏曰:"谨按虞书: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由此言之,则其所从来者尚矣。逮及有周,乃以日月星辰为旌旗之饰,又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於是制衮冕以祀先王也。九章者,法阳数也。以龙为首章者,衮者卷也,龙德神异,应变潜见,表圣王深沈远智,卷舒神化也。又制鷩冕以祭先公也,鷩者雉也,有耿介之志,表公有贤才,能守耿介之节也。夫以周公之多才也,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夫以孔宣之将圣也,故行夏之时,服周之冕。先王以法服,乃此之自出也;天下之能事,於是乎毕矣。今苏知机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者。谨按,日月星辰者,已施於旌旗矣;龙虎山火者,又不逾於古矣。而云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云有纪官之号,水有盛德之祥,此盖别表休徵,终是无逾比象。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此固不可毕陈於法服也。若夫礼唯从俗,则命为制,令为诏,乃秦皇之故事,犹可以適於今矣。若夫义取随时,则出称警,入称跸,乃汉国之旧仪,犹可以行於代矣。亦何取於变周公之轨物,改尼父之法度者哉!"由是竟寝知机所请。

  缁布冠

  (进贤冠 周 后汉 晋 宋 齐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周制,士冠礼云缁布冠,(頍项,青组缨属於頍。缁布冠无笄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项中有〈糹屈〉,亦由固頍为之耳。今未冠笄者,著卷帻,頍象之所生也。)以为始冠之冠,冠而弊之可也。(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次加爵弁。加皮弁后而弃之。)

  后汉改之,制进贤冠,为儒者之服。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蔡邕独断云:"千石以下一梁。")小吏私学子皆一梁。

  晋因之。天子元服,始加则冠五梁进贤冠。三公及封郡公、县侯、乡亭侯则三梁。卿大夫下至千石则两梁。中书门下至门郎小吏,并一梁。

  宋因之,为儒冠。

  齐因之,为开国公侯下至小吏之服,其以梁数为降杀,则依晋制。

  梁因之,以为乘舆宴会之服,则五梁进贤冠。

  陈因之,为文散内外百官所服,以梁数为高卑,天子所服则五梁。

  北齐进贤五梁冠,不通於下。

  隋因陈制,内外文官通服之,降杀一如旧法。

  大唐因之,若亲王则加金附蝉为饰。复依古制,缁布冠为始冠之冠,进贤、缁布二制存焉。

  牟追冠(章甫冠 委貌冠 夏 殷 周 汉 宋)

  夏后氏牟追冠,长七寸,高四寸,广五寸,后广二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

  殷因之,制章甫冠,高四寸半,后广四寸,前栉首。

  周因之,制委貌,司服云"凡甸,冠弁服"。(甸,田猎也。冠弁,委貌。)

  汉制,委貌以皂缯为之,形如委穀之貌,上小下大,长七寸,高四寸,前高广,后卑锐,无笄有缨。行大射礼於辟雍,诸公卿大夫行礼者冠之。

  宋依汉制。

  通天冠(秦 汉 晋 宋 齐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秦制通天冠,其状遗失。

  汉因秦名,制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卻,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筩为述,筩駮犀簪导,乘舆所常服。

  晋依汉制,前加金博山述,乘舆常服。(述即鹬也。鹬知天雨,故冠像焉。前有展筩。)

  宋因之,又加黑介帻。(旧有冠无帻。帻,冠理展筩。前代古图,画三皇五帝,或有服通天冠,深误矣。)

  齐因之,东昏侯改用玉簪导。

  梁因之,复加冕於其上,为平天冕。(此复依晋冕法。)

  陈因之。

  北齐依之,乘舆释奠所服。

  隋因之,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簪导。朔日、元会、冬朝会、诸祭还则服之。

  大唐因之,其缨改以翠緌。

  长冠(刘氏冠 斋冠 汉 晋 梁) 

  汉高帝采楚制,长冠形如板,以竹为里,亦名斋冠,后以竹皮为之,高七寸,广三寸。以高帝所制,曰刘氏冠,故为享庙之服,敬之至也。(鄙人或谓之鹊尾冠。)

  晋依之,去竹用漆纚,救日蚀诸祀则冠之。

  梁天监中,祠部郎中沈宏议:"竹叶冠是汉祖微时所服,不可为祭服,宜改用爵弁。"司马褧云:"若必遵三王,则所废非一。"武帝竟不改矣。

  远游冠

  (具服远游冠 公服远游冠 秦 汉 晋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秦采楚制。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天冠,而无山述,有展筩横之於前。

  汉因之。天子五梁,太子三梁,诸侯王通服之。

  晋皇太子及王者后常冠焉,以翠羽为緌,缀以白珠。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通服之,则青丝为緌。

  梁为皇太子朝服,加金博山、翠緌。

  陈因之,其藻饰服用,依晋故事也。

  北齐依之,制五梁冠,乘舆所服,不通於下。

  隋依之,制三梁,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翠緌,犀簪导。皇太子元朔、入朝、释奠则服之。

  大唐因之,其制具开元礼序例。

  高山冠

  (侧注冠 秦 汉 魏 晋 宋 齐 梁 陈 隋 大唐) 

  秦灭齐,获其君冠而制之。形如通天冠,顶不邪卻,直竖,铁为卷梁,高九寸,无山述展筩。一名侧注冠。(其体侧立而曲注,因名之。)以赐近臣,中外官、谒者、仆射、行人、使者等所服。

  汉旧仪云:"乘舆冠高山冠,飞月之缨,(一云飞翮之缨。)丹纨里。"(按此高山冠亦通天子之服。)

  魏明帝因改之,卑下於通天、远游,除去卷筩,加介帻,帻上加物以象山,行人使者服之。

  晋宋齐梁陈,历代因之。

  隋依魏制,参用之,形如进贤冠,加三峰,谒者大夫以下服之,梁数依其品降杀。

  大唐因之,内侍省内谒者监及亲王司閤等服之。

  法冠

  (獬豸冠 柱后惠文冠 秦 汉 晋 宋 齐 梁 陈 隋 大唐) 

  秦灭楚,获其君冠,赐御史。以纚为展筩,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一名柱后惠文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一角,能别曲直。楚王获之,以为冠。)

  汉晋至陈,历代相因袭不易。

  隋开皇中,於进贤冠上加二真珠,为獬豸角形。大业中,改制一角。(或云:獬豸,神兽,盖一角。今二角者,非也。)执法者服之。

  大唐法冠,一名獬豸冠,一角,为獬豸之形,御史台监察以上服之。

  建华冠(鹬冠 汉 晋 宋 齐 梁 陈) 

  汉制,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薛综曰"下轮大,上轮小"也。)记曰:"知天者冠述,知地者履絇。"左氏传曰:"郑子臧好聚鹬冠。"建华是也。天地、五郊、明堂育命舞,乐人服之。

  晋及陈,代相因不易,馀并无闻。

  赵惠文冠

  (武冠 武弁 大冠 鵕鸃冠 鹖冠 繁冠 建冠 笼冠秦 汉 晋 宋齐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胡广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或以北土多寒,胡人以貂皮温额,后代效之。"亦曰"惠文"。惠者,蟪也。其冠文细如蝉翼,故名"惠文"。或曰:"齐人见千岁涸泽神,名之曰庆忌,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

  汉因之,曰武弁,一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各随服色所尚。后汉应劭汉官仪曰:"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洁,貂内劲捍而外温润。")又名鵕鸃冠。(仓颉解诂曰:"鵕鸃,鷩,即翚翟,山鸡之属,尾彩鲜明,是将饰冠以代貂。")幸臣闳孺为侍中,皆服大冠。天子元服,亦为先加。又加双鹖尾竖左右,名鹖冠。(鹖,鸷鸟之暴疏者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天子武骑故冠之。徐广曰:"鹖似黑野鸡,出上党。")

  晋依之,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惠文冠也。

  宋因之不易。

  齐因之,侍臣加貂蝉,馀军校武职、黄门散骑等皆冠之,唯武骑武贲插鹖尾於武冠上。

  梁因制远游平上帻武冠。

  陈因之不易,后为鹖冠,武者所服。

  北齐依之,曰武弁,季秋讲武、出征告庙则服之。

  隋依名武弁,武职及侍臣通服之。侍臣加金珰附蝉,以貂为饰。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天子则金博山,三公以上玉枝,四品以上金枝,文官七品以上毦白笔,八品以下及武官皆不毦笔。

  大唐因之,乘舆加金附蝉,平巾帻。侍中、中书令则加貂蝉。侍左者左珥,侍右者右珥。诸武官府卫领军九品以上等亦准此。

  方山冠(汉 晋) 

  汉制,似进贤,以五采縠为之。祠宗庙,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冠衣各如其方之色而舞焉。

  晋因之。

  巧士冠(汉 晋)

  汉制,高七寸,要后相通,直竖,似高山冠。不常服,唯郊天,黄门从官者四人冠之,在卤簿中,次乘舆车前,以备宦者四星云。

  晋因之。自后无闻。

  卻非冠(汉 梁 隋 大唐) 

  汉制,似长冠,皆缩垂五寸,有缨緌,宫殿门吏仆射等冠之。

  梁北郊图,执事者缩缨緌。

  隋依之,门者禁防伺非服也。

  大唐因之,亭长门仆服之。

  樊哙冠(汉 晋 宋 齐 陈) 

  汉将樊哙造次所冠,以入项羽军。其制似平冕,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司马殿门卫士服之。(或曰:"樊哙常持铁楯,闻项羽有意杀汉王,哙裂裳以裹盾,冠之入军门,立汉王傍,视项羽。")

  晋宋齐陈,不易其制,馀并无闻。

  术氏冠(汉 晋) 

  汉制,前圆,差池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今不施用。或曰"楚庄王解冠"是也。

  晋因之。宋以后无闻。

  卻敌冠(晋 陈) 

  晋制之,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似进贤冠。凡当殿门卫士服之。

  陈依之,馀并废。

  进德冠(大唐) 

  大唐制,九琪,加金饰。皇太子侍从皇帝祭祀及谒见、加元服、纳妃则服之。

  翼善冠(大唐) 

  大唐贞观中,制,月一日、十五日视朝,常服之。又与平巾帻通用。(太宗初服翼善冠,赐贵臣进德冠,因谓侍臣曰:"幞头起於周武帝,盖取便於军容耳。今四海无虞,此冠颇采古法,兼类幞头,乃宜常服。"开元十七年,废不行用。乾元元年十月,知司天台事韩颖奏:"五官正,奉敕创置,其官职配五方,上稽五纬。臣请冠上加一星珠,衣从本方正色。每至正冬朔望朝会及诸大礼,即服以朝见,仍望永为恒式。"奉敕旨宜依。)

  皇(收 冔 爵弁 广冕虞 夏 殷 周 汉 晋 隋 大唐) 

  有虞氏皇而祭,其制无文,盖爵弁之类。

  夏后氏因之,曰收,(收之言所以收敛发。)纯黑,前小后大。

  殷因之,曰冔,(冔名出於幠。幠,覆也。所以自饰覆。)黑而微白,前大后小。

  周因制爵弁,(爵弁,冕之次。)赤而微黑,如爵头然,前小后大。三代以来,皆广八寸,长尺二寸,如冕无旒,皆三十升布为之。士冠礼三加,成人服之。

  汉依周制。或云"中古以下,其制用丝"。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

  晋依汉制,更名广冕,有收持笄,服用如旧。

  隋依,以角为簪导,士助君祭服之。

  大唐因之,以代布,用玄缨、簪导。九品以上冠、亲迎、助祭、家私祭祀服之。

  皮弁(周 晋 后周 隋 大唐) 

  周礼弁师云:"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王綦〉,象邸玉笄。"(会,缝中也。〈王綦〉,结也。皮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谓之〈王綦〉。邸,下柢也,以象骨为之。)司服云:"视朝则皮弁服。"士冠礼曰:"三王共皮弁。"(按皮弁,韦弁,侯伯〈王綦〉饰七玉,子男〈王綦〉饰五玉,三采。孤〈王綦〉饰四,三命之卿〈王綦〉饰三,再命之大夫〈王綦〉饰二玉,二采。皮弁以鹿皮为之。〈王綦〉音其。)

  晋依旧制,以鹿浅毛黄白色者为之,其服用等级并准周官。

  后周田猎则服之,以鹿子皮为之。

  隋因之。大业中所造,通用乌漆纱,前后二傍如莲叶,四閒空处又安拳花,顶上当缝安金梁。梁上加〈王綦〉,天子十二真珠为之。皇太子及一品九〈王綦〉,二品八〈王綦〉,下六品各杀其一〈王綦〉,以玉为之,皆犀簪导。六品以下无〈王綦〉,皆象簪导。唯天子用含棱。后制鹿皮弁,以赐近臣。

  大唐因之,以鹿皮为之,玉簪导,十二〈王綦〉,朔日受朝则服之。

  韦弁(周 晋 宋 后周) 

  周官司服云:"凡兵事韦弁服。"(以韎韦为弁。齐人名蒨为韎韐,以染韦为绛色,曰"韎韦"。)

  晋以韦为之,顶上少尖。

  宋因之,或为车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

  后周巡兵即戎则服之。自此以来,无复其制。

  帻

  (童子帻 空顶帻 纳言帻 赤帻 缃帻 素帻 黑帻 绀帻 绿帻 青帻 秦 汉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隋 大唐)

  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故诗曰"有頍者弁",此之谓也。(帻者,赜也。头首严赜。)

  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为绛袙,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袙音盲百切。)

  汉因,续其颜,卻摞之,施巾连题,卻覆之。至孝文乃高其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称其冠也。尚书帻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明近职也。迎气五郊,各如其色,从章服也。武吏常赤帻,成其威也。未冠童子帻无屋者,示未成人也。入学小童帻句卷屋者,示尚幼小,未远冒也。丧帻卻摞,反本礼也。(蔡邕独断曰:"帻,古者之卑贱执事不冠者所服也。汉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群臣皆随焉。然尚无巾,王莽顶秃,帻上施屋。"壮发谓当额前,侵下而生,今俗呼为"主头"者是。)制,绀帻以斋,青帻以耕,缃帻以猎。绿帻,汉董偃召见服之。

  晋因之。

  东晋哀帝从博士曹弘之等议,立秋御读月令,改用素帻。

  宋因之,以黑帻,骑吏、鼓吹、武官服之;其救日蚀,文武官皆免冠著赤帻。

  齐因之,以黑帻拜陵所服。

  梁因之,以黑介帻为朝服,元正朝贺毕,还储更出所服。未加元服,则空顶介帻。

  陈因之,诸军司马服平巾帻,长吏介帻,御节郎、黄钺郎朝服,赤介帻,簪笔。

  隋依之,天子畋猎、御戎,文官出游,武官一品以下,并流外吏等,上下通服黑介帻、平巾黑帻。又制绿帻,庖人服之。其平巾黑帻之制,玉枝金花饰,犀簪导,紫罗褶。其御五辂人,逐其车色。

  大唐因制,乘舆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祭还及冬至朔日受朝会、临轩拜王公则服之。黑介帻,拜陵则服之。平巾帻,(金宝饰。)导簪冠支皆以玉,乘马则服之。皇太子平巾帻,乘马则服之。空顶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冠帻,五品以上陪祭服之。

  〈巾臽〉

  (白〈巾臽〉 乌纱〈巾臽〉魏 晋 齐 梁 陈 隋 大唐) 

  魏武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巾臽〉,(苦洽切。)合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本施军饰,非为国容。(或云:"本未有岐,荀文若巾之行,触树枝成岐,因之为善,遂不改。"因通以庆吊。〈巾臽〉与帢同。)

  晋因之,咸和中,制听尚书八座丞郎、门下三省侍官乘车白〈巾臽〉。

  齐依,以素为之,举哀临丧服之。

  梁因之,以代古疑縗为吊服,为群臣举哀临丧则服之。

  陈因之,而初婚冠送饯亦服之。

  隋依梁不易。

  大唐因之。

  帽

  (皮帽 皂帽 翠帽 黑帽 高屋白纱帽 高顶帽 岑帽 突骑帽 周 魏 晋 宋齐 梁 陈 后魏 隋 大唐)

  上古穴居野处,衣毛帽皮,以此而言,不施衣冠明矣。(玄中记云"旬始作帽"。)

  周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曰:"古之人上有帽而句领。"(或云:"帽名犹冠也,义取於加覆其首,本纚也。古者冠下有纚,以缯为之。后世施帻於冠,因裁纚为帽。自乘舆宴居,下至庶人无爵者,皆得服之。")

  魏管宁在家,尝著皂帽。(吴书云:"陆逊破曹休於石亭,还,当反西陵,朝廷燕赐终日,上脱翠帽以赐逊。时同群臣朝谒而服之。")

  晋因之。

  宋制,黑帽,缀紫标,标以缯为之,长四寸,广一寸,后制高屋,白纱帽。

  齐因之。

  梁因制,颇同,至於高下翅之卷小异耳。皆以白纱为之。

  陈因之,天子及士人通冠之。白纱者,名高顶帽。皇太子在宫则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又有缯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准。又制岑帽,鞉角五音帅长服之。

  后魏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又文帝项上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时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

  隋文帝开皇初,尝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后复制白纱高屋帽,接宾客则服之。大业中,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是以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按后汉郭林宗行遇雨,霑巾角折。后周武帝建德中,因制折上巾。)

  大唐因之,制白纱帽,又制乌纱帽,视朝、听讼、宴见宾客则服之。

  葛巾(角巾东晋 齐 陈 北齐)

  东晋制,以葛为之,形如帢,而横著之,尊卑共服。太元中,国子生见祭酒博士,冠角巾。

  齐依之。(其角巾,宋不存,至齐立学,王俭议更存焉。)

  陈依之。

  北齐依之。自后无闻。

  幅巾(缣巾 黄巾后汉 后周 大唐) 后汉末,王公名士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时有妖贼,以黄为巾,时谓之黄巾贼。(按巾,六国时,赵魏之间,通谓之承露。袁绍战败,幅巾渡河。按此则庶人及军旅皆服之。用全幅皂而向后幞发,谓之头巾,俗人谓之幞头。)

  后周武帝因裁幅巾为四脚。

  大唐因之。

  巾子(大唐)

  大唐武德初,始用之初,尚平头小样者。天授二年,武太后内宴,赐群臣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景龙四年三月,中宗内宴,赐宰臣已下内样巾子。(其样高而踣,皇帝在藩时所服,人号为"英王踣样"。)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