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

近代:陈三立

来去扁舟凫鹜趋,酒痕霜气照江湖。
新吟欲比南丰橘,迭沁肝脾起老夫。

《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鉴赏

原题:伯臧岁前自里居还饷以南丰橘顷于役姑苏复写寄见怀之作偶占酬之
参考资料: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