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昂画马‌

宋代:李俊民

雄姿卓立开天骨,腾踏万里如神速。 可怜不遇九方皋,空使时人指为鹿。 自从大奴守天育,无由更聘追风足。 中原一战收乾坤,白发将军髀生肉。

《姚子昂画马‌》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者姚子昂事迹未详(查宋、金、元诸传记资料索引,均未见其名),但并不影响对本诗的欣赏。这首诗的字句多从杜甫的咏马诗(如《房兵曹胡马》《天育骠骑歌》等)中化出,也深得杜 诗的咏物题画之法。这里,仅着重分析本诗继承杜诗传神写照、用典使 事、比兴寄托等三个主要特色。

其一,传神写照。元人赵汸曾分析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诗 说:“公此诗,前言胡马骨相之异,后言其骁腾无比,而词语矫健豪 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于骊黄牝牡之外者。区区摹写 体贴以为物者,何足语此?”(《杜律五言选注》卷三)我们看本诗的 起首两句“雄姿卓立开天骨,腾踏万里如神速”也同样如此。首句逼真地 刻画出马的雄姿天骨,次句传神地反映出马的骁腾神采,既图形肖貌,又传神写意,将一匹活泼矫健的天马,形象地置诸读者眼前。

其二,用典使事。杜甫的咏马诗非常讲究用典使事,这是由于运用 那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典故史实,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出某些难于表达的思 想感情,从而起到刘勰所说的“寸辖制轮,尺枢运关”(《文心雕龙·事 类》)的作用。如赵次公评杜甫《病马》诗说:“此篇暗使田子方事之 意。”《韩诗外传》卷八载“田子方出游于野,见病马焉。向之御者,对 曰:此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 身,仁者不为也。命耒帛赎之。”(《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 解》)杜甫正是借田子方的故事,概括封建社会在用人上,“少尽其 力,而老弃其身”的典型事例,通过病马委婉地传达出他的心曲,使事 十分巧妙。本诗三、四两句“可怜不遇九方皋,空使时人指为鹿”也是如 此。九方皋相马的典故,出自《列子·说符篇》。指鹿为马的典故,出 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诗人将两个典故合用,并将指鹿为马改造成 指马为鹿,概括了封建社会中不能知人善任、贤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 使事十分巧妙。这两句对世无九方皋的慨叹与上两句对天马的盛赞形成 大起大落的鲜明对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三,比兴寄托。宋人尹洙尝论:“子美作诗,深音,格高,思 深,凡咏物寄赠,率皆托意于物。”(陈应行《吟窗杂录》卷二十三 引)诗的寄托要求物我打成一片,在表面意义之外蕴藏着另一层意思。 如杜甫的《天育骠骑歌》,仇兆鳌注说:“盖伤知马者难逢,而自慨不 遇也。”(《杜诗详注》卷四)知马者难逢,为诗的表层含义;自慨不 遇,则是诗的深层寄托。本诗的五、六两句也是如此。“自从大奴守天 育,无由更驰追风足。”表面意思是自从天子命令家奴看守马厩以来, 千里马受到束缚,就不能自由奔驰了。其深层寄托则是:皇帝任用近 侍,使将帅受到牵制,无从施展才能。据刘祁《归潜志》卷七说:“金人南渡之后,近侍之权尤重。盖宣宗喜用其人以为耳目,伺察百官,故 奉御辈采访民间,号行路御史,或得一二事即入奏之,上因以责台官漏 泄,皆抵罪。又方面之柄,虽委将帅,又差一奉御在军中,号曰监战, 每临机制变多为所牵制,遇敌则先奔,故师多丧败。”这些天子的近侍 牵制将帅的行为,难道同“大奴守天育”有什么两样吗?

由上可见,本诗继承杜诗的咏物题画技法方面,是相当成功的。更 为可贵的是,本诗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创新,这突出表现在结尾 两句上:“中原一战收乾坤,白发将军髀生肉。”这两句诗已完全跳出了 题画的窠臼,转而对马的主人——将军,进行直接议论。“中原一战”当 指蒙、宋联军攻破蔡州的战役。看来这位将军在攻蔡战事中,曾乘骑骏 马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天下大定之后,便被弃置闲散,无怪乎他要像困 居荆州的刘备一样,发出髀里肉生(髀生肉之典出《三国志·蜀书·先主 传》注)的慨叹了。这两句画外之话,深刻指明了无论是金朝还是元 朝,弃置贤才都是一个老大难的社会问题,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本诗的时 间跨度,提高了本诗的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老人,家泽州(今山西晋城)。承安五年(1200)进士,应春翰林文字。卒谥庄靖先生,年约八十条。著有《庄靖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