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谈影响情志的十种因素

中国中医药报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学院
中医学的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又称“七情”,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中国古代有关情志的学说并非只有中医一家,儒家也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指的是人的七种本能。佛教的七情指喜、怒、忧、惧、爱、憎、欲,认为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内经》有大量关于情志的论述,成为中医学情志学说的基础,并对影响情志的因素从十个方面作了论述,兹作简要分析。
情志发于五脏
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内经》论述最多,既有讲生理的,也有讲病理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尽管两段话有一定出入,但都是强调正常情况下的五脏对情志的影响,说明情志发于五脏。
《灵枢·五变》说:“……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说明五脏强弱与情志活动的相关性。《灵枢·九针论》则论述了脏腑功能异常时情志病变的一般规律,云:“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有类似论述:“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尽管上述经文在文字表述上略有不同,但都是论述脏腑功能对情志活动的影响。
手厥阴、足少阴影响情志
关于经络与情志的关系,《内经》从情志损伤经络和经络导致情志异常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指出情志过极可以损伤胞络,从病理的角度阐述了经络与情志的关系。《素问·缪刺论》则强调了经络的异常可导致情志变化,说:“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灵枢·经脉》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指出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均可影响情志活动。
情志气血相互影响
气血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云:“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从气血的盛衰阐述了血与情志的关系。该篇又从气血运行的角度论述了气血对情志的影响,谓:“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这是说明气血影响情志的几种情况。
《内经》还有大量情志影响气血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说明情志对血的影响;《素问·举痛论》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之说,说明情志对气的影响。上述经文从情志过极的病理表现入手,反证了情志与气血相关的理论。
情志损伤阴阳 阴阳影响情志
阴阳盛衰影响情志的论述见于《素问·病能论》和《灵枢·行针》。《素问·病能论》“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说明阳气暴折可见善怒。《灵枢·行针》“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说明阴阳盛衰是个体多喜或多怒的原因。对“多阴”和“多阳”的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指阴精和阳气,因为《素问·疏五过论》在讨论情志对机体的影响时,提到“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似可与本篇形成呼应。
情志影响阴阳的论述《内经》论述更多,如《灵枢·口问》说:“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等都是讨论情志损伤阴阳,这也说明阴阳可以影响情志。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导
《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说明了喜怒与神相关。究竟神是什么,该篇并没有明确,但在《灵枢·天年》篇进行了解释:“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神要以五脏已成,气血营卫和调为基础才能形成,说明形体是神形成的前提;二是只有神气舍心,魂魄毕具,具备了五脏气血的形体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说明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导,后世医家据此将神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神指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不同年份的运气会影响情志
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关系,常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不同年份的气候特点,如“太阳司天”、“岁木太过”等。《内经》认为不同年份的运气会对人的情志产生影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这说明在“太阳司天”的年份,人们的情志常常表现为“善悲”。《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善怒。”这说明烦闷、善怒等情志变化与该年运气的“木太过”、“土不及”等有关。
情志与月亮联系密切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论述了月亮与气血的关系,谓“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说明人体气血可以随月亮的圆缺而发生盛衰变化。气血是精神情志活动物质基础,因此情志与月亮之间可以以气血为中介构成密切联系,临床常可见到满月时精神情志方面的疾病病情加重,正常人出现容易激动、生理机能兴奋性增高等变化。这种现象也引起了现代医学的关注,如美国精神病学家利伯认为,人体每一个细胞都有微弱的电磁场,月亮产生的强大电磁力能影响人的荷尔蒙、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引起情绪和生理发生相应变化。
不同体质情志活动有差异
《灵枢·通天》提出了被后世称为“阴阳五型人”的学说,即按人格特征把人分为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和阳明平和等五个类型,其中“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其中少阴之人“见人有荣,乃反愠怒”,而阴阳和平之人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不同体质情志活动的差异,跃然纸上。
年龄是造成情志异常的初始原因
《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段话以十年为周期,详细介绍了衰老过程中,脏腑功能衰退的次序和表现,其中六十岁时情志表现以忧悲为主,虽然其直接的原因是“心气衰”,仍然属于脏腑功能衰退的范畴,但年龄又是心气衰的原因,因此从根本上说,年龄才是造成“苦忧悲”这种情志异常的初始原因。
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情志变化,《内经》并没有详细描述,但从临床实践看,青少年情志主要表现为喜怒惊恐,中老年情志则以忧思为主;青少年情志多活跃善变,中老年情志多平和稳重,说明年龄影响情志的说法具有充分的临床基础。
情志可致病
情志导致疾病在《内经》中论述非常详细,“怒伤肝”、“喜伤心”、“怒则气上”、“喜则气缓”等经典的论述,被后世病因学说广泛引用。但对于疾病导致情志异常的内容,后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认为善怒和善恐的原因分别为“肝病”、“肝虚”,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肝在气血阴阳哪些方面的亏虚,但至少表明其病位在肝。《灵枢·本神》篇的描述较本篇进了一步,谓:“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不但指出恐是肝的气虚引起,而且还提出了“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的观点。
上述两篇是从病位所在的脏腑讨论情志与疾病的关系,《素问·风论》和《灵枢·五邪》两篇又在病位的基础上赋予了病因的内容,《灵枢·五邪》说:“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指出喜悲是邪在心的结果,而究竟是何种病邪这里没有说明。《素问·风论》的表述相对来说更为明确,谓:“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噎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认为心风者善怒,肝风者善悲。
综上所述,《内经》认为影响情志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机体自身的因素,如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又有外界环境的因素,如运气变化、月亮周期等;既有生理活动的调节,又有病理情况的作用;既有体质等静态因素的影响,又有年龄等动态因素的参与。在惜字如金的秦汉以前,《内经》花费大量笔墨研究情志相关问题,足见其对情志的重视,以《内经》的论述为基础,后世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医情志学说。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与情志相关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讨情志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影响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案心得 ]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