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8年的12月,悲惨的冬日,大地遍布死亡的影像。心灵的黑一路席卷过来,湮灭了旧日青春的火焰。
在东堂,刘裕杀掉晋安帝,立恭帝。这是魏晋南北朝,世人对于这样的篡乱早已见惯不怪。消息传到浔阳,张常侍和陶渊明谈及此事,不免悲从中来,愤愤不平。归隐后,陶渊明很少写过这般不平静的诗。冲淡平和的陶渊明毕竟也有过壮怀激烈的另一面。
陶渊明倾听着内心深处传来的呼唤。日落处,时间这匹骤然的快马,拉着太阳这辆悬车,正在悲泉边上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我将要到哪里去?无论民间,还是朝廷,旧人都将被新人取代。这是不争的世运,人活得越长,越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明天不是今天,还有什么话可说?人活到这岁数,活一天少一天。
容颜老去的陶渊明,毛发花白,皮肤干枯,不复润泽。他感到自己浑身没有了力气。他还想到,自大的秦穆公太迂阔了,人哪有不失去膂力的一天?此人在《书·秦誓》有言: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隐士扭过头,目光扫过你的视线,转移到夕阳下面:长风挽起西山,冷白的寒云将它们遮住。在严酷、凄厉的天空下面,飞鸟纷纷还巢,愁苦的人民躲避灾难。生命只有一次,却也不能长久。“这些可怜的百姓,命真不值钱!”清酤美酒少了,当年的快乐如今难寻。你会隔过中原的山川,去递给他一杯酒吗?或穷,或通,永远不能解除忧虑,还是顺其自然,让生命尽头的车船带走他吧。这个不信神的人,深思良久,遭逢这样凶险的时代,不免徒增他感慨悲愤的胸怀。
从这首《岁暮和张常侍》的诗中,人们看到归去来兮的陶渊明,竟也关心起时局的变化来。可见他以往的恬淡、安适,只是他生命的表征。一个真实的陶渊明,是有强烈的人文情怀的,是有博爱的同情心的。还有那些官场上的朋友与他往来,他不可能真正去避世。
当然,他可能也希望有那么一块清静的土地可以彻底归隐,只不过,那个时代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地方。所以,归隐田园适可而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在年老退休之后往往都有一个精神上的终极地址:躬耕田园。在现代的中国,这个出入仕途的知识分子阶层已经消失。
暮年,暮月,暮日,浑厚的大气象,迅速枯萎、衰老下去的陶渊明站在这些临终的世界边缘。接下来,他会把这首含恨的诗写在被寒风刮得哗哗直响的纸上,他要用手压住这些飞鸟般的汉字,防止它们受到惊吓。他还想起无数个凄厉的岁暮,人们推开雪夜之门,迎来春天的新年。但眼下,他心地荒芜,满目苍凉,对现世失望至极。只因为,陶渊明不是厌世者,他热爱这个世界,胜似热爱他自己。他的归去,虽使自己重获自由,但终归不能了却尘缘。
他的心没有死。尽管他在消极,在绝望,在悲观,但他这把老骨头依然很强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