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九十七卷。记武宗在位期间史事,起自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终于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正德十六年六月始修,先以杨廷和、蒋冕等为总裁官,复以费宏、石瑶等为总裁,嘉靖四年(1525)六月书成。述事极详,亦多有曲笔,如王守仁平宸濠事。
-
二百二十四卷。详记孝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终于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正德元年(1506)始修,刘健、谢迁等主其事。后刘、谢去位,李东阳、焦芳等任总裁。正德四年四月书成。
-
二百九十三卷。述宪宗在位期间史事,起天顺八年(1464)正月,终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弘治元年(1488)闰正月,以刘吉为总裁纂修,四年八月成书。因刘吉与宪宗末年大学士刘珝及吏部尚书尹旻不和,故记事中多有曲笔。
-
《明英宗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其中附有《景帝实录》九十一卷,在《明实录》中,其卷数是较多的。实录中收有大量奏疏,本文将对其所收奏疏及其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奏疏是古代社会臣民与帝王沟通的纽带,是民情上达的一种渠道,不同种类的奏疏,其用途亦有不同。...
-
记宣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洪熙元年(1425)六月,终宣德十年(1435)正月。宣德十年七月始修,以杨士奇为总裁,正统三年(1438)书成。此前修实录以文武勋臣充任监修官,自是录始只任勋臣一人充任,不再用文臣监修。
-
记仁宗在位时期史事,起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讫洪熙元年(1425)五月。始修于洪熙元年闰七月,杨士奇任总裁,宣德五年(1430)五月成书。撰者依据章疏及史臣所记史书,参以见闻,故记述有关制度及史事本末较为详明。
-
起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迄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其中前九卷《奉先靖难事迹》,自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为建文朝附录。洪熙元年(1425)五月,命张辅、蹇义、夏原吉等为监修官,杨士奇、黄淮、杨荣、金幼孜、杨溥等为总裁官,负责纂...
-
《明太祖实录》,记录中国明朝明太祖、建文帝两朝皇帝事迹的史籍。其年份起元至正辛卯(1351),讫洪武三十一年戊(1398),首尾四十八年。根据《明史·艺文志》的记载:《明太祖实录》共有二五七卷。
-
《痛史》写南宋灭亡,元军入主中原,权奸贾似道卖国求荣,文天祥等忠臣士奋勇抗元的故事。小说忠实地再现了庙堂腥膻、干戈遍地的民族深重灾难,状写元人淫杀之酷,是一部忧伤愤激之作。书中集中刻画了卖国贼似道的形象,他以外戚专擅朝政,瓷威弄权,荒淫无耻...
-
又名《全相平话五种》 版本: 元英宗至治年间(1312~1323)建安虞氏新刊本。计有《武王伐纣书》(别题《吕望兴周》)、《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别题《秦始皇传》)、《续前汉书平话》(别题《吕后斩韩信》)、《三国志平话》等五种...
-
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处有个国家叫“人皮国”,国王哈密大王召集群臣,告知众人要选取美女立为西宫之意。北法司的大臣木见景,原是娼妓所生,出身低贱,与妻丁夫人生有五女,其第三女年方十八,性极淫,与家僮志儿密通。木见景夫妇对此女穷于处置,却遇到哈密...
-
《千百年眼》在明代是一部新颖奇特的书,曾盛传一时。它是一部质疑五千历史文化的一部旷世奇书,具有高人逸士的风范,特立独行的视角,读后必有启悟。康熙将此书列为头禁书,自己却终生秉烛攻读不辍。此书上起远古,下迄明季,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科...
-
他是第一个给后久留下不解之迷的清帝,甚至连他的结局也是如此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死于天花,有人说他丧命花柳,更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
-
书成于1674年至1681年间,按编年体详细记载郑成功自1649年至1662年间征战南北、经营台湾的史实。这些史实,多为作者身经目睹,或采自六官案牍,翔实可信。因作者职务之便,书中所记财政与军政之事尤详。郑氏子孙后世秘藏此书。1921年在郑氏故里南安石井乡发现...
-
乾隆9年1744年起巡视台湾兼提督学政监察御史范咸(字九池,浙江仁和人。癸卯进士),与巡视台湾户科给事中六十七(字居鲁,满洲镶红旗人)二人以刘良璧的《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体例繁琐、科判冗杂,又有阙略,故而共同纂辑新志。该志逾一年成书称《重修台湾府志...
-
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艺文等事。...
-
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南京抗清之役较详。
-
重修台湾县志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上任之台湾县知县鲁鼎梅认为康熙年间所修之《台湾县志》已过于老旧,需要重修,遂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倡议重修而成之史书。
-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国古籍,清代吕抚编写,取材于《二十四史》和《通鉴纲目》,实际上是一部通俗的历史纲要,既具有历史演义小说的可读性,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短篇小说集。明佚名撰。四十卷。序文残缺,不知编者姓名。每卷演一独立故事,如子路、公冶长、叶公问政、羿善射与嫦娥奔月、墨子兼爱、公输子、杞梁妻等。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