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书分上卷、中卷、下卷。收选了一些优秀的小品文。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故事性强,可读性高。
-
本书(二册二五○面一五○、○○○字)不分卷(另附「窥园词」),许南英撰。南英号蕴白或允白,台南人。清光绪十六年,由恩科会魁,授兵部车驾司主事,假回。二十年,应聘协修「台湾通志」;俄以中日战起,筹办台南团练局。翌年,事败内渡,走南洋。二十三年...
-
《南越笔记》十六卷,依事类分卷。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
-
《市声》是晚清仅有的一部以工商界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它以上海商界为中心﹐反映了晚清商界在纺织﹑茶业等方面受外资侵入而日渐萧条的情景﹐以及若干有志之士欲振兴民族工业的豪举。它著重谴责了工商界内部种种卑鄙龌龊﹑尔虞我诈的行为﹐提供了晚清工商业社会...
-
笔记。明马欢撰。不分卷。欢字宗道,自称会乩山樵。里籍不详。因通晓番语,永乐十一年(1413)郑和下南洋被征为翻译,乘风破浪游南洋二十余国,归,撰此书以呈御览,初稿成书当在永乐丙申(1416)年。此书前有马欢自序及长诗,咏皇华使者远涉洪涛所见异国风情及自...
-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后附《舆地要览》4卷),约280万字。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古代中国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常简称《方舆纪要》。共一百三十卷。作者于明亡后隐居不仕,历时三十年...
-
《国闻务乘》共四卷,集中记述清末掌故、逸事,翔实有据,是研究清末政治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
《广东新语》由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成书于屈大均晚年(屈大均生平及诗文被禁缘由见本书《皇明四朝成仁录》,是一部有价值的清代笔记。全书共二十八卷,每卷述事物一类,即所谓一“语”,如天、地、山、水、虫鱼等。
-
书杂取小说、史传、方志,分类编排,成于万历四年(1576)。分天文、地理、五行、神祐、前知、凌波、奇遇、骁勇、降龙、伏虎、禁蛊、除妖、馘毒、物精、仙佛、神鬼共十六门,皆记奇异怪诞之事,多明代近闻,于掇拾当代杂著及稗官野史者尤多,引书皆注出处。有《...
-
《陶庐杂录》内容包含内府图书,历代户口赋税、职官之沿袭、兵制之废兴、及水利农桑等材料。其中,所记明清两代的图书目录资料,及清代历年人丁户数、田地亩数、粮、草、茶、盐征课数目,以及铸钱、交钞、白银库存等资料,尤为史家重视。
-
《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见影响之大。
-
词学著作。近代沈曾植著。一卷,凡十九则。主要为评论历代词论家的美学观点,认为周济之后,论词精当,莫若刘熙载。其“涉览既多,会心特远,非情深意超者,固不能契其渊旨。而得宋人词心处,融斋较止庵真际尤多。”书后附录《海日楼丛钞》十六则,手批词话三种(龙榆生...
-
《冷庐杂识》共八卷,清陆以湉撰,此书,是作者根据自己读书所得及平昔见闻随笔漫录而成,故名曰"杂识"。书中记载了清代及清以前文人学者的学行、经历和交游情况。谈论其为人,品评其作品,说明其师承关系及学术源流。
-
《北使录》是明代李实编著的以记录土木堡之变后作者出使鞑靼的笔记小说
-
《北平录》·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是明朝迁都北京的理论依据。
-
是书为作者纂辑典章制度、人物故实笔记,多记前代事。今据《艺海珠尘》本整理。
-
本书所录明代人物逸事,朝章典故,风尚民俗等,有补史缺,但也有不经之语。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此标点整理。
-
《四友斋丛说》三十八卷,何良俊撰。隆庆三年(1569)初刻,仅三十卷,后又续撰八卷,共为三十八卷。万历七年(1575)重刻。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人,仅做过南京翰林院孔目,后弃官归隐,归乡著述。《明史》言其“少驾学,二十年不下楼”。《松江府志》亦谓其“...
-
《七修类稿》,明代中国文言笔记小说集。五十一卷。续稿七卷。郎瑛撰。是他致力于学问考辨的一部专著。该书考论范围极为广阔,以类相从,凡分七门。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家之典故,或研穷义理,或辨证古今,或掇诗文而拾其遗,或捃事物而章其赜,以至奇...
-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而其中谈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师的风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范。它的主要特点:一、见地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