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栗,俗称栗子,又名瑰栗、毛栗、风栗,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
”的美誉。据科学实验证实,栗子中含糖和淀粉高达70.1%,蛋白质7%。此外,还含有脂肪、
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b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
祖国
医学认为,栗子味甘性温,无毒,有“益气补脾,厚肠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名医别录》将其列为上品。陶弘景说其能“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本草纲目》则称
其有“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日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图经本草》亦载:“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疗腰
腿软弱无力、小便频数、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结炎和颈淋巴结核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
性腹泻或因肾虚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用风干的栗子壳烧成炭再碾成粉状,加蜂蜜调和后
用水冲服可治内痔出血。还有用栗子壳与夏枯草、丹参配合治疗急性颈淋巴结炎和甲状腺肿
大。栗子最能补脾健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肾虚所致
的腰酸膝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以及金疮、骨伤肿痛等症。用板栗50g、粳米100g煮成的栗
子粥老少咸宜,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
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腰膝酸软无力、步履蹒跚者服食。
虽然古人称颂“果中栗最有
益”。但板栗由于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不宜一次吃得太多,多则易伤脾胃,吃时
要细细嚼碎,待口感无渣时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到效果。由于栗子所含的糖类较高,因
此,在吃栗子进补的时候,要避免吃得太多,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影响血糖的稳定。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