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
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
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体要很
好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得掌握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特点,以一定的养生方法来维
护和加强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能够相适应。
四时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
变迁,是自然变化的一个明显规律,人当应之顺之,因而便有四时不同的养生之法。时值春
季,春令“发陈”,就是说,春天万物一派生发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布陈于大自然之中
。王冰云:“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生育庶物,陈其姿态,故曰发陈也。”因此,春令养生
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调神 务使“志生”
“志”,即志意,精神范畴。春天里
人之志意当应其生发之气,精神舒畅,情志条达,宽怀戒怒,个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
常生恼怒和忿恨,保持乐观情绪,则精气不易耗散,脏器不易老化,形体不致衰惫,自可祛
病益寿。
活动 以充生机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
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之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应春之生气,当以主
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如早上起来到庭院中散散步或慢跑,正如《内经》所说:春三月
宜“夜卧早起,广步与庭。”我国古代著名长寿医家孙思邈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切忌过分活动,以免汗出太多,伤及人身之阳气,有悖于“春夏养阳”之旨。
宽身 利
于“发陈”
冬去春来,春阳升发,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亦然,肝阳生发,气血流
通,神情活跃,才能启故从新,养料源源不断,功能生生不息,所以顺应此春气,人必须宽
身,“被发缓形”(《内经》语,意即宽松衣带,披散头发等),于是形体得以舒缓,气血
不致遏郁,内部脏器各种机能才能运转正常。
总之,春养生,一切皆应以此为准则,当
生则助长生发而勿使其消杀,当与则恒以与之而铢使其劫夺。当赏则顺手兴趣而勿使其处罚
,正所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