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作品全集
-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宋代:苏轼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羣马倒。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何如陶家儿,遶舍觅梨枣。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至竹西亭下留诗为别
宋代:苏轼
竹西失却上方老,石塔还逢惠照师。我亦化身东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 -
金山妙高臺
宋代:苏轼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中有妙高臺,云峰自孤起。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臺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长生未可学,请学长不死。 -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其二
宋代:苏轼
荐福老怀真巧便,浄慈两本更尖新。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其一
宋代:苏轼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
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蔔亭醉题
宋代:苏轼
六花薝蔔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起野狐禅。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其三
宋代:苏轼
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待向三茅乞灵雨,半篙流水送君行。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其二
宋代:苏轼
湛湛清池五月寒,小山无数碧巑岏。穉杉戢戢三千本,且作凌云合抱看。 -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其一
宋代:苏轼
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忽见东平孟君子,梦中相对说黄州。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其三
宋代:苏轼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其二
宋代:苏轼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鶑粟汤。暂借藤併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其一
宋代:苏轼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
云师无着自金陵来见予广陵且遗予支遁鹰马图将归以诗送之且还其画
宋代:苏轼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玉骨犹寒富贵余,漆瞳已照人天上。去年相见古长干,衆中矫矫如翔鸾。今年过我竹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朱顔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还君画图君自收,... -
过扬州寿宁文觉显公房
宋代:苏轼
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满石盂。浄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 -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山茶
宋代:苏轼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芙蓉
宋代:苏轼
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藁。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黄葵
宋代:苏轼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梅花
宋代:苏轼
南行度关山,沙水清练练。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
赠眼医王彦若
宋代:苏轼
鍼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而况清浄眼,内景含天烛。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运鍼如运斤,去翳如拆屋。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 -
渔父四首 其四
宋代:苏轼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