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唐代: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
九日龙山歌
唐代: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唐代: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地偏初衣夹,山拥更登危。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
九日登西原宴望 同诸兄弟作。
唐代:白居易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 -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
唐代:白居易
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 -
重阳日
唐代:白居易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齐梁格。
唐代:白居易
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 -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唐代:王昌龄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
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
宋代:欧阳修
九日欢游何处好。黄花万蕊雕阑绕。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斜小。落叶西园风袅袅。催秋老。丛边莫厌金尊倒。 -
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宋代:欧阳修
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月下风前愁不少。谁语笑。吴娘捣练腰肢袅。槁叶半轩慵更扫。凭阑岂是闲临眺。欲向南云新雁道。休草草。来时觅取伊消耗。 -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
宋代:欧阳修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柰东风吹。绯桃一树独後发,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群芳落尽始烂漫,荣枯不与众艳随。念花意厚何以报,... -
九日,寻臻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宋代:苏轼
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明年桑苎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 -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
宋代:苏轼
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
九日次韵王巩
宋代: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
宋代:苏轼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闹。三杯忘万虑,醒後还皎皎。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
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
宋代:苏轼
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应从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对玉山人今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
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宋代:苏轼
白发长嫌岁月侵,病眸兼怕酒杯深。南屏老宿闲相过,东阁郎君懒重寻。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明年桑苎煎茶处,... -
九日次定国韵
宋代:苏轼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轩裳陈道路,往往儿童收。... -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宋代:苏轼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霜风可使吹黄帽,(舟人黄帽,土胜水也。樽酒那能泛浪花。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宋代:苏轼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