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胶木
香胶木
(《陆川本草》)
【异名】茶胶树、刨花(《海南植物志》),牛耳胶、瓢花木(《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毛黄肉楠的树皮或叶。
【植物形态】毛黄肉楠
小 乔木或灌木,高达4~6米。枝有棕色绒毛。叶互生,常3或5片近轮生;叶片革质,倒卵形成 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渐尖,基部急尖,新叶两面有红棕色绒毛,老 叶上面光亮,下面有锈色毛;中脉及侧脉上面稍凸起,下面明显凸起;叶柄粗,长1.5~3厘 米,有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状花序腋生;雄花序长6厘米,雄花花被裂片椭圆形, 长3毫米,有长柔毛,雄蕊9,最内的3枚基部的腺体通常无柄,花丝有长柔毛,花药长圆形, 退化雌蕊细小,柱头2浅裂;雌花序长10厘米,雌花花被裂片长1.5~2毫米,有缘毛,外面有 长柔毛,退化雄蕊细小,雌蕊有长柔毛,花柱弯曲,柱头2裂。果球形,径4~6毫米,果托盘 状。花期8~12月。果期翌年2~3月。
生混交林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集】舂、夏采收。
【性味】《陆川本草》:"辛,平。"
【功 用主治】①《陆川本草》:"皮、叶:驱风,消肿,破积,解毒。治跌打损伤,疮疖肿 毒。"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止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0.5~1两。外用:捣敷。
(《陆川本草》)
【异名】茶胶树、刨花(《海南植物志》),牛耳胶、瓢花木(《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毛黄肉楠的树皮或叶。
【植物形态】毛黄肉楠
小 乔木或灌木,高达4~6米。枝有棕色绒毛。叶互生,常3或5片近轮生;叶片革质,倒卵形成 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渐尖,基部急尖,新叶两面有红棕色绒毛,老 叶上面光亮,下面有锈色毛;中脉及侧脉上面稍凸起,下面明显凸起;叶柄粗,长1.5~3厘 米,有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状花序腋生;雄花序长6厘米,雄花花被裂片椭圆形, 长3毫米,有长柔毛,雄蕊9,最内的3枚基部的腺体通常无柄,花丝有长柔毛,花药长圆形, 退化雌蕊细小,柱头2浅裂;雌花序长10厘米,雌花花被裂片长1.5~2毫米,有缘毛,外面有 长柔毛,退化雄蕊细小,雌蕊有长柔毛,花柱弯曲,柱头2裂。果球形,径4~6毫米,果托盘 状。花期8~12月。果期翌年2~3月。
生混交林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集】舂、夏采收。
【性味】《陆川本草》:"辛,平。"
【功 用主治】①《陆川本草》:"皮、叶:驱风,消肿,破积,解毒。治跌打损伤,疮疖肿 毒。"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止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0.5~1两。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