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席

拼 音 zhěn xí

基本释义

(~儿)铺在枕头上的凉席。也叫枕头席儿。

详细释义

  1. 枕头和席子。也泛指床榻。

    《礼记·丧大记》:“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吕氏春秋·顺民》:“欲深得民心……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 唐 王维 《千塔主人》诗:“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明 孙仁儒 《东郭记·为衣服》:“两下里都深念,为君枕席未曾沾,一夜里缝就寒衣怯指尖。”

  2. 夏天铺在枕头上的凉席。

  3. 指男女媾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髮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枕席恩深,山河盟重,转爱成畏,积溺成迷。”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 璇 骇曰:‘兄遇妖矣……兄溺爱枕席,必不以弟言为是。’”

  4. 比喻安适之地。参见“ 枕席过师 ”。

  5. 犹枕藉。

    《淮南子·本经训》:“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冻饿飢寒死者,相枕席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 赵高 以峻文决罪於内,百官以峭法断割於外,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汉书·贾捐之传》:“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於道路。” 颜师古 注:“席即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