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拼 音 àn 笔 画 10
部 首 木 五 笔 PVSU
基本释义
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盘:举~齐眉。
2.长条的桌子:书~。
3.架起来用作台面的长木板:~板。
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惨~。破~。
5.公务中的书面材料:有~可查。
6.书面的计划、建议或决定:草~。决议~。
7.同“按”。
详细释义
〈名〉
-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 同本义 -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 无靠背的坐具 -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 长方形的桌子 [long usu,wooden table] - 案,几属。——《说文》 -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成妻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拍桌子) 
- 案件 -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红楼梦》 -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答张士然》 -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 狱讼的案卷 -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 又 -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 又如:案记(卷宗文录);案检(案卷) 
- 按语。同“按” -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论衡·道虚》 - 又如:加案 
〈动〉
- 按;用手向下压 - 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考查,研求 -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论衡·问孔》 - 又如: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 查办 - 收案致法。——《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 下有司案验。——《汉书·息夫躬传》 - 又如: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 
- 查讯、审问 - 使长安丞案贤。——《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 又 - 出有案问。 
- 又 - 案之罪立具。 
- 又 - 案验甚急。 
- 切[脉] -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汉书·王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