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痛(三十六)

元代:朱丹溪

脉细小迟者生;坚大实者死。

腹痛,反浮大而长者死。

腹痛而喘,滑利数而紧者死。

滑而紧者痛,阳微阴弦者虚,短数心痛。

由中气虚,寒邪乘虚客之,治宜温之、散之。

或久不散郁而生热,宜开郁治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而食相郁,停结胃口作痛。

热厥心痛 身热足冷,痛甚则烦躁而吐,额汗,脉洪,宜刺太溪、昆仑。

寒厥心痛 手足逆,冷汗,不渴,便利,溺清,脉微,乃寒客心包络也,宜温之,良姜、菖蒲辛热也。

大实心痛 卒然发痛,便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痛,不能饮食,可下之。

胃病者 腹胀胸满,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刺大都、大白。

脾病者 腹胀,食则吐呕,善噫,胃脘痛也,心下急痛如锥刺,刺太溪。

又中胃痛 太阴也。理中、建中、草豆蔻丸等主之。

胃心痛 痛与背相接,善恐如从后触其心偃偻,刺束骨、合谷、昆仑。

脾心痛 状若死,终日不得休息,取行间、太冲。

肺心痛 卧若起居动作益痛甚,刺鱼际、太渊。

草豆蔻丸 治脾胃虚损、客寒,及一切虚证心腹大痛。

草豆蔻(面煨去皮四两) 吴茱萸(八钱) 益智仁(二钱) 陈皮(八钱) 青皮(三分)泽泻(三分)人参(八分) 甘草(炙三分生六分) 麦 (一钱) 黄 (八分) 姜黄(四分) 川归(八分) 柴胡(四分) 桃仁(去皮) 姜蚕(六分) 半夏(一钱) 神曲(一钱半)

金铃子散 治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

金铃子 玄胡(各一钱) 热加黄连,散气加荔枝核酒下三钱。

术附汤 治寒厥心痛,脉微虚弱暴痛。

白术(四两) 附子(一两) 甘草(二两)

治心痛久成郁

川芎 栀子 苍术 香附(以上四味俱开郁) 石咸 干姜(炒灰治) 火毒加黄连 甘草

有因酒、牛乳,心痛十八年,时以一物拄之,脉三至弦弱而涩,吞酸,用二陈汤 白术 黄芩 黄连 泽泻 桃仁 郁李仁

痰水停饮留结不散名胸痹

栝蒌 枳实 香附 苍术 台芎

死血留于胃口作痛

承气汤 栀子 韭汁 桔梗(能开提气血) 麻黄(重者须此发之)

木香散 治心脾卒痛。

木香 蓬术(一两) 干漆(炒烟尽二钱)

上醋汤下一钱。

煮雄黄 治大实心痛、 癖,如神。

雄黄(一两另研) 巴豆(五分研入雄黄末) 白面(三两再研匀)

上水丸梧桐子大,每服时先煎井水令沸,下药二十四、五丸,煮二十沸,捞入冷浆水浸冰冷,一时一丸,一日二十四时,加至微利为度,用前浸水下。

治吞酸作痛,饮水为病也,可燥之。

干蚬壳丸 苍术半夏丸

胃脘当心痛,有垢积者

斑蝥 乌梅肉 丸如豆大,泔下一丸。

皂树上蕈 汤泡肥珠起,饮之泄效。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於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案元朱震亨有《脉因证治》一书,国朝喻昌尝惜其不行,说见所撰《寓意草》。是书卷首无序,后有嘉禾石氏一跋,称岐黄家久奉为枕秘,因讹脱甚多,借得藏书家善本校录,似即震亨之书。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断非震亨所著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