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清代:顾靖远

胁为肝胆之区。故胁痛。昔人多从肝治。推其致痛之因,亦各不同。有因忿怒气郁,有因肝胆火盛,有因痰饮流注。有因瘀血停留,有因闪挫跌扑,有因食压肝气,治亦有异。其阴虚火旺,而胁肋作痛者,宜从虚劳门治之。仲淳云∶胸胁痛属肝血虚,肝气实而上逆所致。治宜养血和肝,〔生地、归、芍、甘草、续断。〕除热下气〔羚角、苏子、郁金、降香。〕古云∶肝无补法。此论肝气则不可亢,而肝血仍当自养也。

加味逍遥散〔见虚劳。〕治郁怒伤肝,胸膈胁肋肚腹等处作痛,〔肝气喜条达。若因忿怒气郁冲上,则胸胃痛、奔下则少腹痛,横行则胁肋胀痛。〕加减用之。

宜加木香、香附、〔开郁快气。〕枳壳、〔治气结刺痛。〕青皮。〔疏肝胆滞气。〕如肺金气盛,而制肝木太过,而胁痛者,宜泻白散〔抑金。〕合逍遥散〔扶木。〕加减治之。

此方辛散酸收,甘缓养血,而兼宁心扶脾之剂,乃肝经之要药也。

龙胆泻肝汤 治肝胆实火,或胸膈胁肋刺痛,〔以肝脉上贯膈中,布胁肋也。〕或两拗阴囊肿痛,〔肝脉循股内侧,入毛中,过阴器也。〕或头目胀痛,〔肝脉连目系,上出额至巅,〕或少腹作痛,〔肝脉抵少腹也。〕或下部生疮,〔如下疳、便毒、囊痈、悬痈、妇人阴肿、阴疮、阴中突出如挺。〕或乍寒发热,或大便燥结,或大便赤涩等症。

龙胆草〔专泻肝胆之火。〕黄芩 山栀〔君以胆草,同入肝胆。〕生地 白芍〔以凉肝血。〕甘草〔以缓火势。〕木通 泽泻 车前,〔以泄火邪。〕或加羚羊角〔咸寒入肝,除热下气。〕黄连〔吴茱萸汁炒。〕寒热加柴胡,便秘加大黄。

左金丸〔亦可小剂作汤。〕治肝经实火,胁肋作痛,一切肝火之症。〔外用大黄、朴硝捣贴痛处。〕黄连〔泻心火,使肺金清肃,得行令于左,而肝平。猪胆汁炒,径入肝胆。六两。〕吴茱萸〔独入厥阴有功,引连入肝泻火。此从治之义。汤泡三次,炒一两。入汤剂,但浸汁拌炒。〕可加羚羊角。〔能治胸胁痛满。〕

二陈汤〔见中风。〕

四苓散〔见湿。〕痰饮流注,胁下支满而痛,〔甚至有形肿色赤,坚硬不移。〕或咳或呕者,合二方加减用之。

宜加枳壳 青皮 竹沥 白芥子〔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如有热者,少加寒凉药中为引导。〕黄连。〔吴茱萸浸炒。〕如人强壮实,脉滑有力痛甚者,〔去甘草。〕量加甘遂〔驱逐胸胃痰饮之峻药,半分至一分,须同大枣数枚用。〕

犀角地黄汤〔见伤寒。〕失笑散〔见胃脘痛,〕均治瘀血停留,胁肋作痛,及闪挫瘀凝胁痛,随宜采用。

保和汤〔见泄泻。〕治饮食填塞太阴,肝气被压,莫能舒泄,横行胁肋作痛,主此加减。

宜加香砂 香附 青皮 黄连〔吴茱萸浸炒。〕此七方或泻火,或驱痰,或祛瘀,或消食,皆宗肝无补法之良治也。然肝为藏血之海,若失血则空虚,是仍宜补之,慎勿胶执。

【举例】

一童子痘后,余热未除,服滋肾等剂,半载无功,骨蒸消瘦,颈顶生核,肚腹胀大,午后发寒热。忽左胁大痛,手不可按。余用左金丸,加青皮、楂肉等药,痛止。数日忽发肿大痛,意其胁内生痈,用夏枯草〔五两煎汤代水〕连翘、贝母。〔各三钱。〕除热散结,生甘菊、〔二两。〕金银花〔五钱。〕紫花地丁、〔一两。〕甘草节〔三钱。〕除热解毒;地榆〔五钱。〕凉血泻热∶牛蒡〔二钱。〕白芷〔一钱五分。〕散结消肿;当归〔一钱五分。〕赤芍〔三钱。〕活血破瘀;皂刺〔一钱五分。〕宣壅通滞;穿三甲〔三钱。〕破血逐痰;二味均能直达疮所,排毒散肿。服二剂果肿消痛止,寒热亦不作,诸症亦渐愈。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顾靖远,字松园,号花洲,清代吴门人,私淑缪仲淳,康熙时曾入太医院,著作有《顾松园医镜》、《医要》。今存《医镜》十六卷,包括:《灵素摘要》二卷,《内景图解》一卷、《脉法删繁》一卷、《本草必用》二卷、《症方发明》八卷、《格言汇纂》二卷。顾氏在虚劳证治上颇具特色,其学术思想主要受喻昌的影响。在《内经》条文的分类方法上,顾氏将《内经》条文分为"摄生、阴阳、臓象、气味、治则、病机、运气"七类。其注文在博采前人如《类经》、《内经知要》的内容基础之上,删繁存简,使之更便于阅读与记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