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脉(阴中之阴)

清代:李延昰

体象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叔和比之“帛浮水面”,时珍比之“水上浮沤”,皆状其随手而没之象也。

主病 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濡者,健忘惊悸。濡在左关,血不荣筋。左尺得濡,精血枯损。

右寸濡者,腠虚自汗。濡在右关,脾虚湿侵。右尺得濡,火败命倾。

按浮主气分,浮取之而可得,气犹未败;沉主血分,沉按之而如无,此精血衰败。在久病老年之人,尚未至于必绝,为其脉与证合也;若平人及少壮及暴病见之,名为无根之脉,去死不远。叔和言“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伪诀反言“按之似有举之无。”悖戾一至于此耶!且按之则似有,举之则还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但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从大而至沉者全凶,从小而之无者为吉凶相半也。又主四体骨蒸,盖因肾气衰绝,水不胜火耳。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李延昰(1628~1697)清初医学家。原名彦员,字我生、期叔,号漫庵;后改字辰山,号寒邨。祖居南汇,后迁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因参与复明抗清斗争失败,避居浙江嘉兴,后入平湖祐圣宫,以医自给。学医于叔李中梓,传其心法。又研究缪希雍医学遗稿及周梅屋《独得编》等,深明脉理。治病多奇效,医名大盛。有延诊者,虽百里必往视。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卢子繇等皆有交往。晚年与朱彝尊友善,得朱赠书数千卷。顺治元年(1644年)曾游苏州,得贾所学《药品化义》十三卷,谓“其为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遂与其子汉徵校正重刊。又撰《本草谕》,论本草发展历史;《君臣佐使论》,明用药配伍之法;《药有真伪论》、《药论》则阐述药物鉴别、炮制、制剂、采收之理。此四论列于《药品化义》之首。康熙二年(1662年)撰《脉诀汇辨》十卷,附《五运六气医案》一卷。此书汇脉学著作七十余种之精论,分门别类,标明出处,以便查考,间附家学及自己临证诊脉心得,《李中梓医案》亦收录于此书中。尚著有《痘疹全书》、《医学口诀》两书,未见流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