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胸龟背

清代:马培之

鸡胸龟背,古方书列于一门,未能条分缕晰,治法甚略。予按∶鸡胸发于肺,龟背则肝脾肾肺皆有之。肺位最高,处于胸中,积而生热,肺气上浮,胸骨高起,是为鸡胸。咳嗽或无,气粗必见,日久羸瘦,发热毛焦,唇红面赤,即成气疳之候。气疳者,即肺疳也,宜清降肺气,气降痰消,胸骨自平。又有鸡胸龟背并发者,肺有痰热,客风从风门而入于肺,其背庀于脊之第三椎,乃肺气壅遏,胸背之骨撑凸而起。有单脊凸而胸不高者,其候短气头低,兼咳嗽,腰背板强,久则两足软弱,甚至不能站立。肺为肾母,肾为肺子,清肃不降,肾水不生,肺虚不能荣运,脏腑灌溉经络,上元竭而下源惫。经云∶所谓肺热叶焦,为痿 是也。虽然下枯,还当治肺,肺气清肃,金来生水,子受其荫矣。古方之龟胸丸用硝黄,未免伤其正气。龟背,之用六味鹿茸,奈地萸之滞腻,鹿茸之助阳,非不中病,必致增剧。且肺为清虚之脏,病在上者只可轻清。余经验数方录后,以为后学人参考,非可云法,聊补前人之未备耳。

枇杷叶膏(自制) 治鸡胸及龟背,肺俞脊庀发热,咳嗽,气粗喘促,呼吸有痰音者,其叶气味俱薄,肺胃二经之药清肺降气,开胃消痰。

鲜枇杷叶五斤,拭去毛,煎浓汁去渣滤清,熬至稠浓,加冰糖十两,溶化收膏。

清肺饮(自制) 治鸡胸内有痰热,兼受外风者。

杏仁(二钱) 苏梗(一钱) 栝蒌皮(三钱) 川贝母(一钱) 橘红(一钱) 桑叶(一钱) 枳壳(八分) 枇杷叶(三钱,去毛) 牛蒡子 桔梗(一钱)

加味泻白散(自制) 治鸡胸气粗身热。

桑白皮(二钱) 苏梗(一钱) 川贝母(一钱) 橘红(一钱) 甘草(三分) 栝蒌皮(三钱)杏仁(二钱) 地骨皮(钱半) 茯苓(二钱) 悉尼(三片)

加味白薇汤(自制) 治肺胃痰热壅于膈上,身热咳嗽,气粗痰鸣,口干作渴。

白薇(二钱) 蒌仁(三钱) 橘红(一钱) 杏仁(二钱) 象贝(二钱) 丹皮(五钱) 桑白皮(二钱) 青蒿(一钱) 竹茹(一钱) 浮石(三钱) 悉尼(三片)

麦冬汤(自制) 治肺虚有热,胃有湿痰。

南沙参(三钱) 麦冬(二钱) 橘红(一钱) 栝蒌皮(三钱) 蛤粉(二钱) 清半夏(一钱) 川贝(一钱)茯苓(二钱) 苡米(三钱) 竹茹(六分)

补肺清金饮(自制) 治鸡胸龟背,脉虚数,身热少食者。

淮山药(三钱) 北沙参(三钱) 麦冬(二钱) 杏仁(二钱) 蒌皮(三钱) 茯苓(二钱) 橘红(一钱) 川石斛(三钱) 毛燕(二钱) 莲子(十粒,去心) 大贝(二钱)

金水准调散(自制) 治鸡胸龟背,内无痰,脚弱不能站立。

麦冬(二钱) 茯苓(二钱) 女贞子(三钱) 料豆(三钱) 玉竹(三钱) 当归(钱半) 毛燕(三钱) 怀牛膝(钱半) 旱莲草(钱半) 北沙参(三钱) 淮山药(二钱) 桑寄生(三钱) 红枣(三个)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马培之(1820~1898)清代医学家,名文植。江苏武进孟河镇人。后寓居苏州(设诊之所今仍称“马医科巷”)。精医术,为孟河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父省三,有医名。随祖临证十六年,尽传其学,以内、外、喉三科见长。光绪六年(1880)被荐为慈禧太后治病,故人称“马徵君”。尝云:“看症辨证,全凭眼力;而内服外敷,又在药力。”重视整体辨证审因,用药绵密而平和。认为外科实难于内科,须精通内科医理,熟谙诊断及用药,方能取效,故于外科能融贯众科以自辅。所撰《外科传薪集》一卷(1893),录平生备用方二百余。又撰《马培之外科医案》(1893),叙述四十二种外科病症治法,介绍临证经验。所著《医略存真》(1896),“但取经言未详、前哲不道,创为论说”。另经评述之医书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急救百病济世回生良方》两卷(1893)等。从学弟子甚多,著名者如丁甘仁、贺季衡、邓星伯等。曾孙马泽人,有医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