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肯堂

〔薛〕螈者,筋脉拘急也。 者筋脉张纵也。经云∶肝主筋而藏血。盖肝气为阳为火,肝血为阴为水。前证因产后阴血去多,阳火炽盛,筋无所养而然耳。故痈疽脓水过多,金疮出血过甚,则阳随阴散,亦多致此。治法当用八珍加丹皮、钓藤以生阴血,则阳火自退,诸证自愈。如不应,当用四君、芎、归、丹皮、钓藤以补脾土。盖血生于至阴,至阴者,脾土也。故小儿吐泻之后,脾胃亏损,亦多患之,乃虚象也,无风可逐,无痰可消。若属阳气脱陷者,用补中益气加姜、桂。阳气虚败者,用十全大补加桂、附,亦有复生者。

此等证候,若肢体恶寒,脉微细者,此为真状。若脉浮大,发热烦渴,此为假象,惟当固本为善。若无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流者,皆不治。一产妇因劳,两臂不能屈,服苏合香丸,肢体痿软,汗出如水。余谓前药辛香,耗散真气,腠理虚而津液妄泄也。先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补实腠理,收敛真气,汗顿止。又佐以四君子,调补元气渐愈,用逍遥散、大补汤调理而痊。一产妇先胸胁乳内胀痛,后因怒,口噤吐痰,臂不能伸,小便自遗,左三部脉弦。余谓此肝经血虚而风火所致,不能养筋,先用加味逍遥散治之,臂能屈伸。又以补肝散、六味丸,诸证悉愈。一妇人发螈遗尿,自汗面赤,或时面青,饮食如故,肝脉弦紧。余曰∶此肝经血燥风热,名螈也。肝主小便,其色青,人心则赤,法当滋阴血,清肝火,遂用加味逍遥散,不数剂,诸证悉退而安。一妇人产后血风患此,以小续命汤数服而安。

产后因虚伤风螈 ,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宜服防风汤。

防风汤 治风虚发热,项背拘挛,关节不随,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亦治香港脚缓弱甚效。此药温和不虚人。

秦艽(去苗土) 独活(去芦) 麻黄(去节) 半夏(汤洗七次,切片) 防风(去芦,各二两)升麻 防己 白术 石膏( ) 芍药(白者) 黄芩 甘草 当归(去芦) 远志(去骨)人参(去芦,各一两)

上为粗末,入半夏片令匀,每服四钱,水二中盏,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盏,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许,食后临卧带热服。

海藏愈风汤(即华佗愈风散。) 交加散(即当归散。并见产后中风。)

增损柴胡汤 治产后感异证,手足牵搐,涎潮昏闷。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二分) 人参 甘草(炙) 半夏(各一钱半) 知母(一钱) 石膏(二钱)黄(二钱半)

上 咀,分二服,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秦艽汤 前证已去,次服此药,去其风邪。

秦艽 芍药 柴胡(各一钱七分) 甘草(炙,一钱三分) 黄芩 防风(各一钱二分)人参 半夏(各一钱)

上为 咀,分二帖,每帖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