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病第二

唐代:孙思邈

一十二法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口中无味(一云苦眯目),恐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

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刺足少阳治。阳在足第二指本节后一寸。

侠胆俞旁行相去五寸,名浊浴。主胸中胆病,随年壮。

胆虚,灸足内踝上一夫,名三阴交,二十壮。

治吐血法∶虚劳吐血,灸胃管三百壮,亦主呕逆吐血,少食多饱及多睡百病。

凡口鼻出血者,名曰脑衄,灸上星五十壮。

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忌针。

吐血,腹痛雷鸣,灸天枢百壮。

吐血唾血,上气咳逆,灸肺俞,随年壮。

吐血酸削,灸肝俞百壮。

吐血呕逆,灸手心主五十壮,大陵是。

吐血,颈项上二七壮。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