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脚发(十二)

明代:薛己

(男妇同治)

脚发之症,属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或足三阳经湿热下注。若色赤肿痛而溃脓者,属湿热下注,渴,小便淋漓者,阴败未传恶症也,为不治。其法∶湿热下注者,先用隔蒜灸、活命饮以解壅毒,次服益气汤、六味丸,以补精气。若色黯不痛者,着肉灸、桑枝灸,以行壅滞助阳气,更用十全大补汤、八味丸,壮脾胃,滋化源,多有复生者。若专治其疮,复伤生气,吾未

【治验】

阁老靳介庵,脚趾缝作痒,出水肿 ,脚面敷止痒之药不应,服除湿之剂益甚。余以为阴虚湿热下注,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而愈。

大参李北溪,左脚赤肿作痛,此足三阳经湿热下注。先用隔蒜灸、活命饮一剂,其痛顿止,灸患处出水,赤肿顿消;次用托里消毒散四剂,灸患处,出脓而愈。

儒者杨举元患此。微肿痛微赤 ,此足三阴经阴虚湿热下注。用隔蒜灸、托里散而起发,用十全大补汤而脓成,又与加减八味丸,百剂而敛。

一儒者患此,肿硬色白,两月余矣。此足三阴经亏损,为外寒所侵,用大防风汤,及十全大土虚寒,而命门火不能相生。用八味丸、益气汤,百余剂。喜其年壮得愈。

一男子脚心发热,作渴引饮。或用四物、连、柏、芩、知母之类,腹痛作呕,烦热大渴,此半夏,而脾胃健,乃以加减八味丸,兼服半载而愈。

一儒者脚心发热,作痒,以滚汤浸溃,溃而出水,肌体骨立,作渴吐痰,此脾肾虚而水泛为痰也。服益气汤、六味丸,年余元气复而诸症愈。

少宗伯顾东江,面黧作渴。余曰∶此肾经亏损,当滋化源,以杜后患。彼虽然之,而终不服。

,数日而消,疮色仍黯。时公将北行贺万寿。余诊之曰∶脾脉衰惫,阳气虚极,不宜远行。

公曰∶余得梦屡验,向梦群仙待我,此寿征也。至河间驿聚仙堂,病笃。叹曰∶立斋岂能留我。果卒于此,亦异数也。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学,得父薛铠之传。早年即以外科闻名,后通擅各科,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正德年间,选为御医,擢太医院判。嘉靖初,为太医院使,后因事告归。当时医界承元代遗风,重视降火,有的医者动辄恣用寒凉之剂克伐生气,对此流弊,薛己提出责疑:“世以脾虚误为肾虚,辄用黄柏、知母之类,反伤胃中生气,害人多矣。”于是援引经旨,致力著述,潜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临证注重脾与肾、命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颇多启发。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