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背

清代:魏之琇

张景岳长男,甫二周而患背疽。初起时,背中忽见微肿,数日后,按之则根深渐阔,其大如杯,皮色不变,亦不甚痛。至十余日,身有微热,其势滋甚,乃谋之疡医。或云背疽,或云痰气,或曰荤腥,温补毫不可入口,乃以解毒之药投之,而身反大热,神气愈困,饮食不进。因思丹溪有云∶痈疽因积毒在脏腑,当先助胃气为主,使根本坚固,而以行经活血佐之。又曰∶但见肿痛,参之脉症,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身,是诚确论也。(全书中何以大非薄之?)因却前医,而专固元气,以内托其毒,遂用人参三钱,制附子一钱,佐以当归、熟地、炙草、肉桂之属,一剂而饮食顿进,再剂而神采如旧,抑何神也。由是弛其口腹,药食并进,十剂而脓成。以其根深皮浓,复用针出脓甚多,调理月余而愈。大凡肿疡溃疡,虚症未见,但无实热壅滞可据者,便宜托补如此。

张子和治一富家女子,十余岁,好食紫樱,每食即二三斤,岁岁如此,至十余年。一日,潮热如劳,诊其两手尺脉,皆洪大而有力,谓之曰∶他日必作恶疮肿毒,热气上攻,乃阳盛阴脱之症。其家大怒,不肯服解毒之药。不二三年,患一背疽如盘,痛不可忍。其女忽思张曾有是言,再三悔过请张。张以排针绕疽晕,刺数百针,去血一斗,如此三次,渐渐痛减肿消,微出脓而敛。将作痂时,使服十剂内托散乃痊。痊后终身忌口,然目亦昏,终身无子。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魏之琇(1722~1772)清代著名医学家。字玉璜,号柳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业医。幼孤贫,于街市操作自给,夜则攻读家传岐黄书,终能融会贯通,精于医术。以江瓘《名医类案》所收历代医家之诊治病案未备,乃博取近世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等所载医家治案,分类编纂,成《续名医类案》六十卷(1770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