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
清代:魏之琇
万密斋治朱震三之子,结喉上生一核如李。《源病式》云∶结核者,热也。又考本草消结核之药,立一方∶芩、连、栀、贝、昆布、海藻、桔梗、麦芽、薄荷各一钱五分,紫背天葵、元参、连翘、瞿麦各二钱,为末,温汤调服即效。后病者服之,无不应验,名之曰神应丹。
帅碧泉公子,项下生一结核。或作 治,用药破烂,转加肿大。此任脉所过之路,元气受伤,致成疳症,遂不救。
王思泉女四岁,耳后侧有结核。曰∶非 疮,乃痰核也,不必治,亦不为害。他医作 治之,用斑蝥内消之药过多,脾胃受伤,致成疳劳而死。
朱氏子五岁,病结喉下起一核大如李,两旁有小核相连者二三,方用东垣凉膈散去甘草,加龙胆草、元参、贝母、海藻、麦芽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研细温酒调服,七日而安。后用此方,全活小儿甚众。
薛立斋治一小儿,七岁,颈结二核,时发寒热,日久不愈,以连翘丸治之而消。若患在两臂等处,尤当用此药。若溃而不敛,宜服托里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