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清代:陈修园

景岳曰∶呃逆症,谓其呃之连声,无不由于气逆。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者,头痛,恶寒,发热,脉紧,外寒可散。宜二陈汤倍加生姜、陈皮主之。腹痛,口中和,手足冷,脉微,内寒可温,以理中汤、四逆汤加丁香、砂仁主之,去其蔽抑之寒,而呃止矣。火呃者,口渴烦躁,三焦之火可清,以黄芩汤加半夏,竹叶石膏汤加姜汁主之。潮热狂乱,腹满便硬,阳明实火可下,以三承气汤主之;火势未甚者,只以安胃饮主之,去其冲上之火,火静则气自平而呃止矣。惟虚脱之呃,或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当察其中虚,速宜补脾,以六君子汤、理中汤加丁香、柿蒂、白豆蔻主之;察其阴虚,速宜补肾,以六味汤、八味汤加紫石英主之,归气饮最妙;虚甚者,必须大剂补元煎加丁香、白豆蔻主之。然实呃者,不难治。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更有伤寒之呃者,仍当于伤寒门阅之。张石顽曰∶平人饮热汤,及食椒姜即呃者,此胃中有寒痰死血也。死血用韭汁童便下越鞠丸。虚人用理中汤加蓬术、桃仁。痰加茯苓、半夏。呃逆皆是寒热错乱,二气相搏使然。故治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观丁香柿蒂散,可以知其义矣。

丁香柿蒂散

治呃逆通剂。

丁香 柿蒂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安胃散(景岳)

治胃火上冲,呃逆不止。

陈皮 山楂 麦芽(各五分) 木通 泽泻 黄芩 石斛(各一钱)

水煎,食远服。如胃火热甚,加石膏

归气饮(景岳)

治气不顺,呃逆呕吐,或寒中脾肾等症。

熟地(三五钱) 茯苓 扁豆(各二钱) 干姜(炮) 丁香 陈皮(各一钱) 藿香(一钱五分) 炙草(八分)

水煎服。中气寒甚,加制附子。肝肾寒者,加吴茱萸、肉桂,或加当归。

羌活附子汤

治胃冷呃逆。

附子 羌活 茴香(各一钱) 干姜(四分) 木香(二分)

为末,入盐一撮,水煎。微温服。

丁香煮散(与《局方》不同) 治胃反呕逆,呃哕泄泻。

丁香(三十七粒) 建莲肉(去心,二七粒,上二味另煎,去滓) 生姜(七片) 黄秫米(半盏)

水一碗半,煮熟。去姜药啜粥。

半夏生姜汤 (方见《金匮》) 治呃逆欲死。

刀豆子散

治病后呃逆不止。

刀豆子烧存性。滚水调服二钱,即止。

元红散(各见《种福堂》)

治呃逆不止。

荔枝七个,连皮烧存性,为末。百滚汤调服,立止。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字良有,号慎修,福建长乐人。其子陈蔚追述家世时说:“家严少孤,家徒四壁,半事举子业,半事刀圭家”(《长沙方歌括·附识》)。19岁补诸生,兼从事医学,随祖父陈居廊习医,又曾师事泉州名医蔡茗庄。公元1792年中举,留寓京都。光禄寺卿伊云林患中风症,昏迷于床第,汤水难进,众医云不治,陈氏投以大剂,沉疴立起。于是名噪一时。公元1801年后,在直隶(今河北一带)任职,一度代理正定知府,政绩显著。公余则著书诊病、救治疫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