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清代:唐容川

一、他书皆标证名,是书原为不知医者而设,标出证名,转生迷眩,故见某痛苦即收入某门,分部分类,最便查阅。

一、是书虽简略,然每遇一证,必究其源,审知阴阳,分别脏腑,最为灵验,虽见病治病,比时书却高一格。

一、妇人小儿,除胎产、麻痘外,悉如男子治法,且各有专书,阅者能得此书之意,再参各书,自可辨其得失,而取用不穷,是书不多赘也。

一、是书原无歌括,苦于难记,今按各节衍成绝句,以便记诵。

一、疮伤跌打救绝等法,是备急扶危之要务也,附于卷末,方法经验,当熟记之,预备药料,以便济世。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唐容川(1846—1897),原名宗海,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倡导中西医汇通,意在以西医的观点论证中医理论,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血证的研究方面,代表作《血证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见解独到,有证有方,对後世影响深远。本书收录唐容川的现存著作共8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论》《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医学见能》《痢证三字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