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哕

清代:张璐

(干呕 漏气 走哺 呕苦 中酸 吐酸 呕水 吐沫 吐蛔)

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胃热则呕。)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人之哕者。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病深者其声哕。

金匮云。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欲吐者。阴邪在上也。若下之。不惟逆其阳气。反伤无故之阴。变害莫测。岂独反胃而已。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用是方。治食谷欲呕之阳明证。以中焦有寒也。茱萸能治内寒。降逆气。人参补中益阳。大枣缓脾。生姜发胃气。且散逆止呕。逆气降。胃之阳行。则胸满消矣。此脾藏阴盛逆胃。与夫肝肾下焦之寒上逆于中焦而致者。即用以治之。故干呕吐涎沫头痛。亦不出是方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为肠鸣。

故用是汤分解阴阳。水升火降。则留者散。虚者实也。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呕而思水者。水饮逆于胸中也。故用猪苓之味淡。从膈上渗其所积之饮。更以白术利水生津。

使水精四布。而呕自除矣。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逆攻而上也。虽非伤寒之邪。而病势则一。故即以小柴胡汤和之。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素有热。食复入之。两热相冲。不得停留。用大黄下热。甘草和胃。按仲景既云。欲吐者不可下。又用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逆之使下。则必愦乱而益甚。既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当逆折之。使其下行。故用大黄。丹溪云。凡病吐者。切不可下。近于困矣。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汗出即愈。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

何哉。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而哕。手足厥逆。乃胃中阳气。为痰饮阻塞。不得流布四末。故用橘皮、生姜之辛以开痰利气也。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中焦气虚。则下焦之风木得以上乘。谷气因之不宣。变为哕逆。用橘皮升降中气。人参、甘草补益中焦。生姜、大枣宣散逆气。竹茹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汤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者。由客邪逆于肝脾。寒主收引。津液不化。遂聚为涎沫。用半夏。干姜之辛温中燥湿。浆水之酸收而行之。以下其逆也。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徐忠可云。此论蛔病之不因寒者也。故其证独心痛吐涎。而不吐蛔。然其痛发作有时。谓不恒吐也。则与虚寒之绵绵而痛者远矣。毒药不止。则必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俱不应矣。故以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蜜与甘草。既以和胃。又以诱虫也。

呕吐哕。皆属于胃。但有气血多少之异。呕属阳明。多血多气。故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

气逆者散之。所以生姜为主。吐属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乃血病也。以橘红主之。哕属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乃气病也。以半夏主之。三者皆因脾虚。或寒气客胃。饮食所伤。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

治呕吐。以二陈汤为主。如气滞者。加白豆蔻、砂仁。热吐。加黄连。冷涎吐。加丁香。气升呕。加沉香。气不和。加木香。入姜汁少许。食顷即吐者。半夏、生姜煎服。食入即呕。橘皮、生姜煎服。食已则吐。橘皮、半夏、生姜煎服。食久而吐为反胃。脉沉无力。理中汤。或三物大建中汤去干姜。加白术、桂心、橘皮。脉滑而实。旦食暮吐。暮食朝吐。此下焦实。半夏、大黄等分为末。姜汁和丸。微利之。呕吐谷不得下。小半夏汤。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千金半夏汤。即金匮小半夏汤加桂心。少气。加甘草。夫半夏、生姜之辛。但治上焦气壅表实。若胃虚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忌用辛泻。故服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愈。久寒胸膈逆满不能食。吴茱萸汤加桂心、半夏、甘草、小麦。酒煎服。寒吐者。喜热恶寒。肢冷。脉细而滑。用理中汤加枳实。或二陈加丁香、炮姜。并须微温与服。热吐者。喜冷恶热。烦渴小便赤涩。脉洪而数。二陈加栀、连、竹茹、枇杷叶、葛根、姜汁、芦根汁。怒中饮食呕吐。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二陈加青皮、木香。未效。丁、沉、木香、砂仁、浓朴、神曲。更不效。有瘀血也。当从蓄血例治。中脘素有痰积。遇寒即发。俗名冷涎泛。宜丁香、豆蔻、砂仁、干姜、陈皮、半夏、生姜、白芥子。呕痰而致厥者。乃寒痰逆闷。谓之痰厥。姜附汤加术、半、细辛。痰满胸喉。粥药到口即吐。先用生姜汤下黑锡丹以镇坠之。候药可进。则以二陈加枳、术、砂仁、浓朴、姜汁。虚。加人参。有一等肝火逆证。亦呕而不食。但所呕者。或酸水。或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郁木郁之候。木郁达之。火郁发之。须用萸、连浓煎。细细呷之。再服逍遥散。脾胃本虚。机关不利。不能运化。

而水到咽管辄便呕出者。六君子加砂仁、炮姜。使中央之枢轴转。机关利。自不呕矣。丹溪云。凡呕家禁服栝蒌实、桃仁、莱菔子、山栀。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吐。凡药中带香药。行散方效。

哕者。胃中虚冷。或停水饮之故。胃虚宜温胃。理中为主。停水。宜橘皮半夏汤。小便不利。

加桂心、茯苓。胃虚不食。加人参。肺胃有水。喘咳上气。小青龙加减。亦有失于攻下。胃中实热而哕者。证必腹满。仲景云。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承气汤、猪苓汤是也。哕逆属虚热。橘皮竹茹汤。哕而虚寒。橘皮干姜汤。寒甚。去通草。加丁香、附子。寒热错杂者。去甘草。加丁香、柿蒂。伤寒后胃热呕哕。千金通草橘皮汤。伤寒后呕哕反胃。干呕食不下。千金芦根饮子。春夏时行伤寒。寒伤于胃。胃冷变 者。千金用橘皮、桂心、葛根各二两。白茅根一升。水煎服。有热。去桂心。哕声频密相连为实。攻热为主。若半时哕一声者为虚。温补为主。如腹满不尿。脉散头汗。目瞪而哕者。死在旦夕。

千金云。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一两水煎服之。得吐。消息定。然后服余汤。便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诊〕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脉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吐。寸紧尺涩。胸满而吐。寸口脉数者吐。紧而涩者难治。紧而滑者吐逆。脉弱而呕。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病患欲呕吐者。不可下之。呕吐大痛。吐出色如青菜色者危。

干呕 干呕者。有声无痰。然不似哕声之浊恶而长也。宜橘红煎汤。入姜汁、白蜜少许。细细呷之。胃虚。加人参。胃寒。加炮姜。胃虚浊气上逆。吴茱萸汤。干呕发热者。黄芩汤。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漏气 身背热。肘臂牵痛。其气不续。膈间厌闷。食入则先呕而后泻。名曰漏气。此风热闭其腠理。上焦之气。 悍滑疾。遇开即出。经气失道。邪气内着。故有此证。千金麦冬理中汤主之。肥盛多痰者。泽泻汤主之。

走哺 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气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食已暴吐。脉浮而洪。此上焦火逆也。宜橘、半、枳、桔、浓朴、槟榔、茯苓、白术。气降则火自清。吐渐止。乃以人参、芍药补之。下闭上呕。亦因火在上焦。宜枳、桔、陈皮、浓朴、槟榔、大黄、木香微利之。

呕苦 邪在胆经。木善上乘于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宜吴茱萸、黄连、茯苓、泽泻、生姜。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小柴胡汤。胃气逆则呕苦。吴茱萸汤。

中酸 湿热郁积于肝。肝火逆上。伏于肺胃之间。饮食入胃。被湿郁遏。不得传化。故作中酸。所谓曲直作酸是也。佐金丸。薛立斋云。吞酸嗳腐。多属脾虚木旺。证多面色痿黄。胸膈不利举。世好用清气化痰之药。多致大便不实。食少体倦而危。当用六君子加炮姜、木香、吴茱萸。脾肾俱虚。六君子加肉豆蔻、补骨脂。中气虚弱者。理中汤加吴茱萸。郁火。连理汤。不应。补中益气加木香、炮姜。送佐金丸。中气虚寒。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汤。无有不愈。凡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腻者。谓气不通畅也。宜食疏淡诸物。使气通利。

吐酸 内经以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东垣又以为寒者。何也。若胃中湿气郁而成积。则湿中生热。从木化而为吐酸。久而不化。肝木日肆。胃土日衰。当平肝扶胃。逍遥散服佐金丸。若宿食滞于中脘。平胃散加白豆蔻、藿香、砂仁、神曲。

呕水 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气虚。四君子去甘草。加枳、橘、生姜。

不应。六君子换赤茯苓。用伏龙肝煮汤。澄清代水煎药。

吐沫 胃中虚寒不能约束津液。故吐涎沫。宜六君子加益智、生姜。或理中汤加益智以收摄之。吐蛔(音回) 吐蛔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蛔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蛔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蛔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蛔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主之。大抵吐蛔。寒热交错者多。方中都用川椒、黄连、乌梅之类。盖蛔闻酸则静。得苦则安。遇辣则伏而不动也。若误服消克及攻虫诸药。不应。甘草粉蜜汤主之。

石顽曰。夫病有不见经论之异证。则其治亦必有不由绳墨之异法。如王御九仲君。因惊恐受病。时方晚 。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遂绝粒不食。而起居自如。半月以来。医祷不灵。举家无措。向后醇酒膏粱。略无阴碍。惟是谷气毫不可犯。犯之辄呕。吴中名师从未有一识其为何病者。然各逞臆见。补泻杂陈。丹方迭进。牛黄、狗宝、虎 、猫胞。总无交涉。两三月来。湿面亦得相安。但完谷一试。虽极糜烂。立时返出。延及八月。莫可谁何。偶遇一人谓言。此病非药可除。合用生鹅血。乘热饮之。一服便安。此虽未见于方书。揆之于理。谅无妨碍。一阳之夜。遂宰一鹅。取血热饮。下咽 有声。忍之再三。少顷呕出瘀血升许。中有血块数枚。是夜小试稀糜。竟不吐出。其后渐能用饭。从少至多。无藉汤药而安。常思此病之不可解者。胃既不安稼涩。何反胜任血肉之味。今饮鹅血。呕出宿瘀顿愈。因考本草言。鹅性凉。利五脏。千金方云。射工毒虫。鹅能食之。可知其有祛风杀虫。解毒散血之功也。今用其血以开其结。确有至理。逆推受病之源。原因惊恐所致。惊则气乱。载血上逆。而兀兀欲吐。若彼时吐出。却无菀积于中。胃气阻逆之患矣。胃气阻逆。谷神得不困惫乎。其血肉可啖者。正赖脂膏。以攸利脏腑之气也。然脏腑之气。非谷不安。而安谷全赖乎血。血者。神气也。故取善消谷气之血。乘其生气未离。是可直透关钥引领宿积之瘀。一涌而胸次荡然。虽属寻常食品。而凉利五脏之功。洵不寻常。先是有人患此。绝粒三载。得此顿愈。其后中翰金淳还公郎。太史韩慕庐东坦。咸赖此霍然。远近相传。凡噎膈呕逆。用之辄效。当知噎膈呕逆。虽属胃中血枯。若中无瘀结。何致捍格不入。故取同气相感之力。一涌而荡散无余。真补中寓泻之良法。详鹅血可以激发胃中宿滞。则生鸭血未为不可。生黄牛血亦未为不可。总取以血攻血。而无峻攻伤胃之虞。昔乔三余治一总戎。患噎膈。百药不应。乔以法激之。呕出瘀积数升而安。喻嘉言治一血虫。用法激之上涌。然后用药。法皆秘而不宣。由是类推。可以默识其旨。此与劳伤吐血之日宰鸭血。冲热酒服。同源异 。深得肘后经奥旨。足补夏子益奇方之未逮。

虞恒德治一中年妇。产后伤食。致脾虚不纳谷。四十余日。闻谷气则恶心。闻药气则呕逆。

用异功散加藿香、砂仁、神曲、陈仓米。先以顺流水煎沸。调伏龙肝。搅浑澄清取二盏。加姜、枣煎服。遂不吐。别以陈仓米煎汤。时时咽之。服前药二三剂渐安。

薛立斋治一妇。年三十余。忽不进饮食。日饮清茶三五碗。少用水果。经三年矣。经水过期而少。此思虚伤脾。脾气郁结所致。用归脾汤加吴茱萸。不数剂而饮食如故。

又治一妇。因肝脾郁滞。而不饮食二年。面部微黄浮肿。仍能步履。但肢体倦怠。肝脾二脉浮弦。按之微而结滞。用六君子加吴茱萸。下痰积甚多。饮食顿进。形体始瘦。卧床月余。仍以六君子加减。调理而安。

周慎斋治一人。饮食如常。每遇子时即吐。大便秘。询其人必有苦虑忧思。脾气郁结。故幽门不通。宜扶脾开窍为主。用人参、白术以苍术拌炒、茯苓各一钱。炙甘草五分。附子煮乌药三分。水煎服愈。

石顽疗吴江署篆张公。年壮体丰。恒有呕逆痰涎之恙。六脉每带濡滑。惟二陈加枳、术、石斛辈。服之应手。良由政务繁冗。心力俱劳所致耳。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张璐(1617~1698),字路玉,号石顽老人,吴江(今属江苏吴县)人(《清史稿》载江南长洲人)。祖父张少峰曾在明代为官。张璐少年时攻举子业,后因明亡清兵南下,避战乱于太湖“洞庭山中十余年”(《清史稿·卷五零二》),因此弃绝科举而专心于医药学,至1659年(顺治己亥)返回故里行医与著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