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明代:王肯堂

加味小柴胡汤(《良方》) 治伤寒胁痛。

柴胡 黄芩(各二钱) 人参(去芦) 半夏(各一钱半) 牡蛎粉 枳壳(麸炒) 甘草(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远服。

枳壳煮散(《本事》) 治悲哀烦恼伤肝气,至两胁骨疼,筋脉紧,腰脚重滞,两股筋急,两胁牵痛,四肢不能举,渐至脊肉挛急,此药大治胁痛。

枳壳(麸炒,四两,先煎) 细辛 川芎 桔梗 防风(各二两) 葛根(一两半)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至七分,去渣,空心食前温服。

导痰汤(见痰饮。) 半硫丸(见大便不通。)

芎葛汤(《本事》) 治胁下痛不可忍者。

川芎 干葛 桂枝 枳壳(麸炒) 细辛 芍药 麻黄 人参(去芦) 防风(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

上作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有汗避风。

香橘汤(《良方》) 治七情所伤,中脘不快,腹胁胀满。

香附子(炒) 橘红 半夏(姜制。各三钱) 甘草(炙,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食远服。

分气紫苏饮(《良方》)

紫苏叶 桑白皮 五味子(去梗) 桔梗(去芦) 草果仁 大腹皮 白茯苓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入盐少许,煎至一盅,空心服。

推气散(《济生》) 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片姜黄 枳壳(麸炒) 桂心(不见火。各五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食远服。

枳芎散(《济生》) 治左胁刺痛,不可忍者。

枳实 川芎(各半两) 粉草(炙,二钱)

上引同上,酒调亦可。

柴胡疏肝散(《统旨》)

柴胡 陈皮(醋炒者二钱) 川芎 芍药 枳壳(麸炒,各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香附(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桃仁承气汤(见伤寒蓄血。)

复元活血汤(《发明》) 治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者。

柴胡(半两) 栝蒌根 当归(各三钱) 红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钱) 大黄(酒浸,一两)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枚)

《黄帝针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行,下干胁则伤肝。肝胆之经俱行于胁下,经属厥阴、少阳,宜以柴胡为引,用为君。以当归和血脉,又急者痛也,甘草缓其急,亦能生新血,(甘生血)阳生阴长故也,为臣。穿山甲、栝蒌根、桃仁、红花破血润血,为之佐。大黄酒制,以洗涤败血,为之使。气味和合,气血各有所归,痛自去矣。

上件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煮至七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或不尽,服乳香神应散。

破血散疼汤(东垣) 治乘马跌伤,损其脊骨,恶血流于胁下,其痛苦楚,不能转侧,妨于饮食。

羌活 防风 中桂(各一钱) 苏木(一钱五分) 连翘 当归尾 柴胡(各二钱) 水蛭(三钱,炒烟尽,别研) 麝香(少许,别研)

分作二服,每服水一大盏,酒二大盏,除水蛭、麝香别研如泥,煎余药作一大盏,去渣,上火令稍热,二味调入,空心服。

导痰汤(见痰饮。) 保和丸(见伤食。)

当归龙荟丸(钱氏)

当归(焙) 草龙胆 山栀 黄连 黄柏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 麝香(半钱,别研)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二三十丸。忌发热诸物。兼服防风通圣散。

桂枝散(《本事》) 治因惊伤肝,胁骨里疼痛不已。

枳壳(一两,小者) 桂枝(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

大黄附子汤(《金匮》)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更进一服。

煮黄丸(见心痛。) 控涎丹(见行痹。)

枳实散(《本事》) 治男子两胁疼痛。

枳实(一两) 白芍药(炒) 雀脑芎 人参(各半两)

上细末,姜、枣汤调二钱,酒亦得,食前,日三服。

黑锡丹(见头痛。)

补肝散(滑氏)

山茱萸 柏心 薯蓣 天雄 茯苓 人参(各五分) 川芎 白术 独活 五加皮 大黄(各七分) 橘皮(三分) 防风 干姜 丹参 浓朴 细辛 桔梗(各一两半) 甘草 菊花(各一两) 贯众(半两) 陈麦曲 大麦 (各一升)

上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若食不消,食后服。若止痛,食前服。

补肝汤(滑氏)

山茱萸 甘草 桂心(各三两) 桃仁 细辛 柏子仁 茯苓 防风(各三两) 大枣(二十四枚)

上 咀,以水九升,煮五升,去渣,分三服。

补肝散(滑氏) 治肝肾二经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发热,或身痛经不调。

山茱萸肉 当归 五味子(炒杵) 山药 黄 (炒) 川芎 木瓜(各半两) 熟地黄(自制)

白术(炒。各一钱) 独活 酸枣仁(炒。各四钱)

上为末,每服五钱,枣水煎服。

槟榔汤(滑氏)

槟榔(二十四个) 附子(七枚) 母姜(七两) 茯苓 橘皮 桂心(各三两) 桔梗 白术(各四两)

上 咀,以水九升,煮三升,去渣温服,每服一升。

若气喘者,加芎 (三两),半夏(四两),甘草(二两)。

神保丸(见伤食。) 神芎丸(见头痛。)

治胁下风气作块,寒疝发则连小腹痛揍心,其积属肝,在右胁下,故病发则右胁手足头面昏痛,不思饮食。

干葛(一两) 麻黄(五钱) 附子(一个) 川芎 防风 当归 枳实 芍药 桂枝 羌活甘草(各四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服,日三。有汗避风。

薏苡仁丸 治胁痛如前,兼去手足枯悴。

薏苡仁(一两) 石斛(用细者,二钱) 附子(半两) 牛膝 生地黄(各三钱) 细辛 人参 枳壳 柏子仁 川芎 当归(各半两) 甘草 桃仁(各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吞下,食前,日三服。丸子食前,煮散食后,相兼服为佳。

沉香寻气散 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痞塞。

沉香(二钱半) 人参(五钱) 槟榔(二钱半) 白术 乌药 麦 (炒) 神曲(炒) 紫苏叶 大腹皮(炒) 浓朴(制,各一两) 诃子皮(炮,半两) 香附(炮,一两半) 姜黄 橘红 甘草(各四两) 京三棱(二两) 广术(炮,四两) 益智(二两) 红花(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沸汤点服。

气针丸(《奇效》,下同) 治久积风壅,心胸筑痛,两胁心胸似有针刺,六脉沉伏,按之手不可近。此药屡试神验,常服疏滞气,止刺痛。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大黄(以上各四两) 牵牛(取头末半斤,半生半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食前服。量虚实加减。

治胁痛如打芫花 菊花 踯躅花(各等分)

上用布囊贮,蒸热以熨痛上,冷复易之。

木通散 治男子妇人胁肋苦痛。

木通(去节) 青皮(去白) 萝卜子(炒) 茴香(炒) 川楝子(取肉,用巴豆半两,同炒黄,去巴豆。各一两) 滑石(另研) 莪术 木香(以上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用葱白汤调服,甚者不过三服。

芍药散 治妇人胁痛白芍药 玄胡索(炒) 肉桂(以上各一两) 香附子(二两,醋一升,盐半两,同煮干)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白汤调下。

白术丸 治息积病,胁下满逆妨闷,喘息不便,呼吸引痛。不可针灸,宜导引服药。

白术 枳实 官桂(以上各一两半) 人参(二两) 陈皮 桔梗(醋炒)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日三服。

芎归芍药汤 治肝积,气滞左胁下,遇发作手足头面昏痛。

川芎 当归 芍药 桂枝 防风 枳实 羌活 甘草(各一钱六分) 干葛(四分) 麻黄侧子(二分)

上 咀,分作二帖,每帖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有汗避风。

乳香神应散(附) 治从高坠下,疼痛不可忍,及腹中疼痛。

乳香 没药 雄黑豆 桑白皮 独科栗子(各一两) 破故纸(二两,炒香)

上为细末,每服半两,醋一盏,于砂石器内煎至六分,入麝香少许,去滓温服。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氏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