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针脉法

近代:吴棹仙

灵枢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法繁多.用针者以六字概括.曰缓急大小滑涩(一).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而少气.微有寒.六脉主五脏诸病.详见经文.不繁赘.惟小脉不可针.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盖阴阳虚实互有盛衰者.则补之泻之.人迎主三阳.寸口主三阴.人迎大寸口一倍二倍三倍.则三阳气盛.当泻三阳而补三阴.寸口大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则三阴气盛.当泻三阴而补三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此补泻寒热之正法也.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调和营卫之常法也.如久病阴阳血气皆不足.人迎寸口脉皆小.只可用甘淡之药以调之.则慎用针.再者.藏气有绝于内外之分.绝于外者.则脉去而不来.金匮云.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或来而无去.尺中无脉.此藏气将绝之脉形.如不诊其脉而妄针之.下针即死.其死者有躁静之分.躁者五脏之气已先绝于外.其脉去而不来.医者以手按尺脉.则寸关之脉全无.手足厥逆.四末本输诸井已无所出.而十二原接受三百六十五节气味转注之道已绝.藏真之气.不得天气谷气入而合之.则藏之气暴露于外.以致其脉去而不来.不用针亦将死之候.针之即死.其死也躁动不安.盖因藏真之气尽量泄于外也.是谓逆厥.静者五脏之气已先绝于内.其脉来而不去.医者以手按寸.则尺关之脉全无.张口短气.吸而难入.盖藏真之气将绝.虽有天气谷气欲补充之.亦无能为力.不用针亦将死之候.针之即死.盖藏真之气先竭而妄针之.重竭其外来之气.其死也静.是谓重竭.取五脉者死.其义有二.

(一)五里脉.尺动脉在五里.为五 之禁.盖五脏之真气.尝赖六腑水谷之气以养之.五里乃手阳明之要穴.如藏气已损而妄针之.则六腑水谷之气补充五脏之要道隔绝.得谷者昌.绝谷者亡.即此义也.

(二)五脏之气绝而各有脉形.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四季脉代(二).但弦无胃曰死.如按琴瑟.但钩无胃曰死.前曲后居.如操带钩.但毛无胃曰死.按之萧索.如风吹毛.但石无胃曰死.来如解索.去如弹石.但代无胃曰死.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以上五脉.不可用针.仲景云.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本调以甘药之正义.然次条释脉末语云.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经定为死脉.贤如仲师.对此脉之断语.难治之上.加一必字.与不可治之死证.相去几希.恶可用针乎.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吴棹仙(1892~1976)著名中医。名显宗,重庆巴县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巴县医学堂,后在重庆官立医学校师范班、重庆存仁医学校学习。1918年与人合伙在重庆开设双桂堂药店,得针灸大师许直初秘传,使许多病人针到病除,享有“神针”之誉。1932年,与人共同创办巴县国学学舍(后改名重庆市国医传习所),从事中医药学的教育工作,1935年重庆国医药馆成立,任馆长。1939年创办重庆中医院和巴县国医学校。还创办苏生国医院、中华医药科学讲习所,任董事长兼所长。1954年后,先后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师,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成都中医学院医经教研室兼针灸教研室主任。 1956年2月,以“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将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围》献给毛泽东主席。1963年,作为特邀顾问参加了全国中医教材审编会议。著有《灵枢经浅注》、《子午流注说难》,合著有《灵枢语释》。曾当选为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委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