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精养生法
《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来,谓之精”。精是构成人体与营
养人体的物质,人的生殖机能、生长、发育、壮盛衰老的全过程,主要是由肾精及肾气所决
定的。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因为精在人体内不断地
消耗,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滋生,维持了人体的生命。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怎样,这要看人体
内的肾精是否充足,也就是说,肾精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保精是养生的关键
。《类经·卷一》中说:“善养生者,必定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把精、气、神看作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为精是气的根,而气又是精
所化生的,如果精衰,必然气虚,人有气亦生,无气亦死。精又是神之源,人有精才能有神
,神充足必然身强壮,如果神衰,自然是身体虚弱。精、气、神三者皆不能少,缺一不可,
但最根本的是肾精,肾精是人体生命的主宰者。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是先天之本。《素
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不藏精,则五脏皆衰,
筋骨解惰……发鬓白,岙体重,行步不正。”这说明肾精盛则生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
化,能抵抗对身体不利因素的刺激,抗邪防病。所以养生必节欲,节欲才能保精,精气旺盛
不衰,人则长寿。
寡欲养肾
寡欲保精,保精必养肾,肾为精之府,肾精亏耗,则元
神扰乱,必早衰折寿。正如唐代孙思邈所言:“精少则病,精尽则死。”精是生命之根,精
壮就神强,神强才能益寿,如纵欲则精虚,精虚必气虚,以致形体消瘦,面色痿黄,膝细腿
摇,皮聚毛落,不能任劳。古代《长生秘典》曾指出不节欲保精,自然为危害人体。“内劳
神明……外劳形质,具足夭折,唯房劳较甚,为其形与神交用,精与气均伤也。”
寡欲
养肾,意欲太过,虽不交合则精自走,这可称为暗耗阴精,照样伤肾,损生折寿。精神内守
,养肾保精,贵在寡欲。
节劳养血
养生之道,还要节劳,劳逸适度,才是保精之法
。
纵欲耗精,人人皆知。但精成于血,日常疲劳过度,照样损血伤精。如果用脑过度,
天长日久,思虑必耗血;如果用眼过度,久视而耗血;如果用耳过度,则久听而耗血。所以
,劳逸适度,保精又养血。
息怒养筋骨
人若时常发怒必伤肝,肝、肾二脏有相火、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相火妄动肝脏疏泄太过,肾不得封藏,虽无房事也伤阴精,故养精必
息怒。
肝主筋,肾主骨,如经常发怒或行房事,必伤肝肾,自然筋骨得不到滋养,而身
体必然衰退。另喜怒失节,精神活动异常,引起情志失调,气机不畅,不益于肝肾,损伤身
体。
节精补脑
节精补脑是指夫妻行房事时要养精有法,调节控制泄精。如在临射精
时闭目上视,把意念集中在头顶百会穴处。总之,主要目的是为使注意力转移,不集中在行
房事上,从而达到少施泄或不施泄,还精补脑。
《玉房秘诀》中认为:“令人目明之道
,临动欲施时,仰头闭气大呼,嗔目视左右,缩腰还精气,令入百脉中也。”由此可见,节
精补脑,可内守神志,固护精气,还能使耳目聪明,有益于养生。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