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蠙的作品
-
题善权寺石壁
唐代:李蠙
四周寒暑镇湖关,三卧漳滨带病颜。
报国虽当存死节,解龟终得遂生还。
容华渐改心徒壮,志气无成鬓早斑。
从此使归林薮去,更将余奉买南山。
(见海宁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二第十七条。
同治《增修宜兴县壹》卷十《艺文志》亦载之。
)(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权洞部》。
)(〖1〗《拜经楼诗话》卷二:「唐李蠙诗世不多见。
宜兴善卷二毅题石壁一首曰〖诗畧〗。
盖蠙太和时尝见白龙于此,其诗尚有元和遗音。
蠙本名虬,将赴举,梦名上添一画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补《全唐纪事》之遗。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请自出俸钱收赎善权寺事奏文》一篇,畧谓「寺在县南五十里离墨山,是齐时建立。
……寺内有洞府三所。
号为干洞者,石室通明处可坐五百余人,稍暗处,执炬验入,不知深浅。
……洞门直下便临大水洞,潺湲宛转,湍濑实繁,于山腹内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内水泉无底,大旱不竭。
洞门对斋堂厨库,似非人境。
洞内常有云气昇腾,云是龙神所居之处。
臣大和中在此习业。
……臣怀此冤愤近三十年。
……今请自出俸钱依元买收赎,访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却造成善权寺。
……」诚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于此习业,三十年后始出俸钱收赎,推其时当在壹宗咸通中。
然则题此诗于寺壁,要亦咸通间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