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宋代:苏轼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临风浩悲咤,万世同一轨。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 -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代:苏轼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自言久客忘乡井,... -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宋代:苏轼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还。翩如得木狖,飞步谁能攀。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榜间。此行亦何事,聊散腰脚顽。浩荡城西南,乱山如玦环。山下野人家,桑柘杂榛菅。岁晏风日暖,人牛相对间。薄雪不盖土,麦苗稀可删。愿君发豪句,嘲诙破天悭。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过溪亭
宋代:苏轼
身轻步隐去忘归,四柱亭前野约微。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
临安三绝 将军树
宋代:苏轼
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不会世间闲草木,与人何事管兴亡。 -
秋思寄子由
宋代:苏轼
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苍江无万牛。 -
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宋代:苏轼
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怜此腰肢袅”,文字小异。当为讹成无疑。? -
过溪亭
宋代:苏轼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
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
宋代:苏轼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早寒有怀
唐代: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
唐代:孟郊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
节妇吟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1]。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2]。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使东川·汉江上笛
唐代: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
咏怀二首 其二
唐代:李贺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
唐代:李贺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泠,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
与王录事会张征君姊妹炼师院玩雪兼怀清会上
唐代:皎然
何意廉从事,还来会默仙。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飘飖过柳寺,应满译经前。 -
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一作赠柳先生
唐代:皎然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
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唐代:李绅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朱实摘时天路近,素英飘处海云深。惧同枳棘愁迁徙,每抱馨香委照临。怜尔结根能自保,不随寒暑换贞心。 -
新楼诗二十首·新楼
唐代:李绅
戎容罢引旌旗卷,朱户褰开雉堞高。山耸翠微连郡阁,地临沧海接灵鳌。坐疑许宅驱鸡犬,笑类樊妻化羽毛。惆怅桂枝零落促,莫思方朔种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