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厥论

元代:王履

内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王氏注曰.张筋脉 胀也.精绝.精气竭绝也.既伤肾气.又损膀胱.故当夏时.使人煎厥.斯乃房之患也.既盲目视.又闭耳听.则志意.心神.筋骨.肠胃.溃溃乎若坏. 乎烦闷.而不可止.愚窃味夫经其旨昭然.若无待于解者.何注释之乖远如此乎.请重释之.夫阳气者.人身和平之气也.烦劳者.凡过于动作皆是也.张.主也.谓亢极也.精.阴气也.辟积.犹积叠.谓怫郁也.衣褶谓之襞积者.亦取积叠之义也.积水之奔散.曰溃都.犹堤防也. .水流而不止也.夫充于身者.一气而已.本无异类也.即其所用所病而言之.于是乎始有异名耳.故平则为正.亢则为邪.阳气则因其和以养人而名之.及其过动而张.亦即阳气亢极而成火耳.阳盛则阴衰.故精绝.水不制火.故亢.火郁积之甚.又当夏月火旺之时.故使人烦热之极.若煎迫然.而气逆上也.火炎气逆.故目盲耳闭.而无所用.此阳极欲绝.故其精败神去.不可复生.若堤防之崩坏.而所储之水奔散滂流.莫能以遏之矣.夫病至于此.是坏之极矣.王氏乃因不晓都字之义.遂略去此字.而谓之若坏.其可乎哉.又以此病纯为房患以张为筋脉 胀.以 为烦闷.皆非是.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王履(约1332~1391),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山人,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史·王履传》载,王履“学医于金华朱彦修,尽得其传”,因而成为朱氏得意弟子之一。据《苏州府志》载,明初王履曾一度为秦王府良医正。其著述有《医经溯洄集》、《伤寒立法考》、《医史补传》、《百病钩玄》等,但流传至今者仅《医经溯洄集》二十一篇,内容包括对《内经》、《本草经》、《难经》、《伤寒论》等的阐发以及对古代20余位名医的某些述评。王履在吸取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其个人心得,对伤寒与温病加以比较和区别,主要是对上述二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治原则等作了较详细地阐述,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认为温病是感天地恶毒之气所致。他突破前人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强调温暑及时行寒疫、温疟、风温、温毒、温疫,“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通治”(《医经溯徊集·张仲景伤寒立法考》)。对伤寒温病的治疗,他主张伤寒可法仲景,温病首清里热,说“凡温病、热病,若无重感,表证虽间见,而里病为多……斯时也,法当治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热而表自解者”(《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此外,他提出了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区别,说“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医经溯洄集·中风辨》)。王履除具有较高医学造诣外,还擅长诗文绘画,《明史》称“履工诗文,兼善绘事。尝游华山绝顶,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为时所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