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美,字澹生,号东逸,别号东美,清代名医。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侨居虞山(今江苏常熟)。
-
-
曹存心,字仁伯,号乐山,清代名医,今江苏省常熟市福山镇人。曹存心的医名继叶天士、薛生白而起,被誉为“德被吴中,名驰海外”的第一人。
-
-
吴仪洛,字遵程,浙江海盐人,生卒年不详。他在公元1757年《本草从新》原序中说,自幼年习举子业时即旁览医书,“迄今四十年矣”,据此推算,他大约生于18世纪初。上述原序中说:“余先世藏书最夥,凡有益于民用者,购之尤亟,以故岐黄家言,亦多海内希见之本”...
-
清代医家。字兆嘉,江苏武进县人。生平未详。尝辑《成方便读》、《本草便读》、《脉诊便读》,现有刊本行世。
-
-
-
-
-
柯琴(1662年~1735年),清代伤寒学家。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他的“以方名证、因方类证”的作法较切临床实用,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影响。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业儒而兼治医,后客死虞山(今江苏常熟)。
-
丁尧臣为清末医家。字又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喜抄录经验医方,常向人索取验方,相识者亦多以良方见示。曾奔驰齐、鲁、燕、赵,周历塞上垂30年,而萃集医方以千数,依法施治,无不应手奏效,以故求方者益多。光绪六年(1880)选其屡验而极简便者,刻成《...
-
张登为清代名医张璐之长子,幼承家学,医术颇精。曾与其弟张倬一道助父张璐编辑《张氏医通》《伤寒缵论》《伤寒绪论》等书。
-
-
郑钦安(1824年-1911年),字钦安,即道光四年生、宣统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医刘止唐先生。其学术上溯《周易》、《内经》,中得《伤寒》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作,故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著有《医理真传》、《医...
-
吕震名(1797~1852)(《清史稿》作“吕震”)清代医家。字建勋。先世自徽迁杭,遂为浙江杭州人。世业儒。道光五年(1825)举人,曾任湖北荆门州判。旋弃官归里。道光十二年(1832)年寓居苏州。生平酷嗜医书。临证问、切精审,立方必先起草,数阅始定,诊疗...
-
吴贞,字坤安,乌程(现浙江吴兴)人。清代医学家,曾经亲聆叶天士、薛生白等大家的教诲。吴氏少多疾病,遂究心于医,上自《灵枢》 《素问》,下迄金元明清诸家医书,无不悉心研求。吴氏认为方中行之《条辨》、喻嘉言之《尚论》、柯韵伯之《来苏集》、王晋三之...
-
钱秀昌,清代伤科学家。字松溪。上海(今属上海市)人。少读医书,因医理渊深,未能心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偶折左臂,得时医杨雨苍治愈,因从之受业。后得授骨折脱臼之整复手法,秘传治伤之方,又参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乃以伤科闻名。尝辑《正骨...
-
赵濂,清代医学家。字竹泉,江苏丹徒人。业医数十年,悉心搜求前人精蕴,记录经治病症所得,证之师传诸法,汇辑而成《医门补要》三卷(1897年),于外科手术、针灸宜忌、杂症验方、用药心得、制药方法等均有涉及。后附医案,记录治验案及不治之案。又附《采集先...
-
江考卿(1771-1854年)清代医家。字国兴,号瑞屏。婺源(今属江西)人。善治骨折跌打损伤,且能以他骨填接已碎之骨伤云。所著有《伤科方书》,或称《江氏伤科学》,内颇多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