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
重楼玉钥续编
清代:郑宏纲
郑于丰之子郑宏纲,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郑梅涧之子郑承翰,字若溪,又字枢扶,汇集先父医论医方,写成《重楼玉钥》,又编《重楼玉钥续编》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清代:唐宗海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 -
中医眼科备读
近代:聂天祥
《中医眼科备读》是一本中医眼科专著。全书分四个部分:卷一目论语摘,以语录形式帮助读者研读古典医籍;卷二目病条辨,以条辨形式论述眼科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病证的辨证与治疗;卷三眼科方歌,以七言歌诀形式,便于读者对常用眼科方剂的记忆和掌握;卷四眼科药... -
中医之钥
近代:彭奕竣
《中医之钥》由彭奕竣原著 这是一本以临床近三十年经验的中医师观点写的书,本书勇于向主流医疗思维批判。也许您会赞叹书中的解析,也许您并不同意本书的说法·.......不过,彭医师确实运用中国先贤所留下的中医理论与药方,帮助许多教学医院宣布无效的病人恢... -
肘后备急方
魏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 -
周慎斋遗书
明代:周之千
《周慎斋遗书》,明代周之千著。 -
专治麻痧初编
宋代:佚名
作者:? 朝代:? 年份:? -
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证候学专著。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年)。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各种疾病病因、病机和证候之专著。全书分67门、1720候。卷1~27论内科诸病;卷28~30论五官科诸病;卷31~36论外伤科诸病;卷37~44... -
竹林女科证治
宋代:佚名
《竹林女科》是一部妇科专著,又叫《叶氏女科证治》,又称《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四卷。托名清·叶桂撰,本书原作者及书名不详 -
诸脉主病诗
清代:沈金鳌
《诸脉主病诗》是沈金鳌著作,作二十七脉主病诗,以言脉理主病,朗朗上口,便于记诵。 -
竹泉生女科集要
近代:彭逊之
男女同是人也,饮食衣服同,任务起居同,其之致病,外感内伤,呻吟床褥,呼号病苦,则无不同,又何必有女科之别耶?而不知何以不同者,完全在于生殖机关。盖女子有天赋之生殖能力,繁殖子孙,惟女子是赖,男子不能也。故女子之生殖构造,与男子异,此乃其病之... -
子午流注说难
近代:吴棹仙
子午流注环周一图,乃二十年前,重庆针灸同人,尝开星期晚会,共同研究。未几成立国医药馆,遂绘此图,张贴壁间,以作临症开时取穴之用。为免发生晕针之弊,数年后,抗日战起,重庆五三、五四被大森炸,各大学、各中小学,纷纷退避山洞,国医药馆亦同时迁入山... -
子午流注针经
金朝:何若愚
《子午流注针经》是一本关于子午流注学说的专书。共分三卷,上卷载《流注指微针赋》、《流注经络井荥图说》、《平人气象经隧周环图》、《气血总论及十二经图说》的循行,主病图形;中卷为《手足井荥六十六穴图》、《三阴三阳经中井荥胞络合原说》、《井荥所属...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病... -
攻补兼施治疗尿毒症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便数日未...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 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 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 基本方 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 案例 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大腿、小腿起针尖至粟...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