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
-
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 -
神农本草经
先秦:佚名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 -
食疗本草
唐代:孟诜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 -
本草备要
清代:汪昂
《本草备要》,古代中医药学著作。共八卷。汪昂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 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 -
本草便读
清代:张秉成
《本草便读》,中药学著作。共四卷。张秉成撰。刊于1887年。本书将常用药物580种,参照《本草纲目》分为山草、隰草……等24类。 -
本草乘雅半偈
清代:卢之颐
《本草乘雅半偈》为卢子颐增补撰写而成。因为在书的内容上有“覈”“参”“衍”“断”四个方面。古代四数称为“乘”,诠释名物称为“雅”,故书名称《本草乘雅》。当作者撰写本书时,正值明末战乱,此书原稿散佚。卢氏追忆重补,凭回忆重写各药“覈”“参”两... -
本草崇原
清代:张志聪
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自序云“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有探讨药性理论之意,药分上中下三品,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 -
本草从新
清代:吴仪洛
《本草从新》,十八卷,为清代流传较广的临床实用本草,清代吴仪洛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载药720余种,按《本草纲目》分类方法排列每药述性味、主治、功用、辨伪、修治等。多结合作者经验,并广泛总结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品... -
本草撮要
清代:陈其瑞
《本草撮要》,中国汉医古籍。陈其瑞撰 。自序余质愚鲁。明知学医非有记性悟性。断不能洞悉精微随机应变以疗人疾。无如嗜医之心已历三十余年。未尝或倦。因之博采古今各大家所着方药。删繁就简。注于每药之下。某药某味某性。入某经专治某病。与某药同用治某病... -
本草分经
清代:姚澜
古代中医药学著作。共四卷。姚澜(又名维摩和尚)撰。刊于1840年。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将药物分成通经络的药物(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与不循经络的杂品。并用简明的注文形式阐述药性、主治等内容。书中附脏腑内景图、十四经穴歌及经脉穴图... -
本草经解
清代:叶桂
《本草经解》,中国汉医药学著作,共四卷。原题清·叶桂撰。据曹禾《医学读书志》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姚球撰”,后为书商易以叶桂之名。1724年(雍正2年)刊行。选录了《神农本草经》的药物117种,其他本草书中的药物57种,共174种常用药物。对《本经》等书... -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古代药学著作。共七卷。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 -
本草蒙筌
明代:陈嘉谟
《本草蒙筌》,又名《撮要便览本草蒙筌》、《撮要本草蒙筌》,12卷,明·陈嘉谟(廷采)撰。刊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卷首列历代名医图14幅,系转绘自《医学源流》。其后为总论,分18个专题讨论道地药材、野生家种、采收季节、最佳药用部位、贮藏保管、真伪优... -
本草求真
清代:黄宫绣
《本草求真》,12卷,一作10卷。清代黄宫绣(锦芳)撰。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作者深研药理,“俾令真处悉见”,故以“求真”名书。前9卷收药520种,正文药条按功效类药,每药直叙性味、功效,兼论药物来源、真伪及炮炙法。作者论药,喜用简明言词,直述己... -
本草思辨录
清代:周岩
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论》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却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等医药学家所述药性理论提出了某些不同的见解。 -
本草图经
宋代:苏颂
《本草图经》 ,古代中药学著作。简称《咽经》,又名《图经本草》。宋·苏颂(1020年-1101年)等编撰。,共 20卷。目录1卷。 -
本草新编
清代:陈士铎
《本草新编》是丛书“中医经典文库”中的一册。《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清·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共分宫集、商集、角集、徵集、羽集五卷,卷前有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仲春中浣之吉华川金以谋之“本草新编序”一篇,又有凡例十六则、劝医六则、七方论、... -
本草衍义
宋代:寇宗奭
《本草衍义》,原名《本草广义》,北宋寇宗奭撰,刊于公元1116年(宋政和元年)。为药论性本草,共20卷。卷一至卷三为序例,论述本草起源、五味五气、摄养之道、治病八要、药物剂量、炮炙诸法、州土所宜、蓄药用药之法,以及单味药运用的若干典型医案等。卷四... -
本草易读
清代:汪讱庵
《本草》一经,撰自炎农。其种三百六十五,以象周天之数。汉末张仲景悉以《本经》 撰方 ,治疗疾苦,其效如响。此《伤寒》、《金匮》所由称方药之祖也。自唐以降,药品日增, 而性味多未研究,率皆师心自用。沿及宋、元,药益称倍,仍相谬误。即以《本经》制方... -
本草择要纲目
清代:蒋介繁
《本草择要纲目》,清代中医古方经典著作。共2卷。蒋介繁辑。初刊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此书收药35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