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x x,年四十二岁,住云南省昆明市武底下甫联升巷底。肾气素亏,于1929年9月2日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冒 风寒而病。初起即身热恶寒,头疼体痛,沉迷嗜卧(即少阴病但欲寐之病情也),兼见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纲而兼紧象。舌苔白滑,质夹青紫, 由于肾气素亏,...
-
张x x之次子,生甫一岁,住四川省会理县鹿厂街。 1914年3月,患小儿惊风证,病颇危笃,三日来抽搐不已。余诊视之,指纹青黑透达三关,脉沉细而弱,舌苔白滑,面唇青黯,闭日沉迷不省,时而手足拘挛抽掣,乳食不进,夜间发热,大便泄泻绿色稀粪。询及病由,其母...
-
朱小弟,生甫两月,禀赋单薄。某日因感风寒而病。身热咳嗽,不思乳食,多啼声。医以清热解表之剂,热不退, 发惊惕。又复以追风清热镇惊等法以治之,竞沉迷不乳,体若燔炭,自汗肢冷,咳嗽喘挣不已,痰声漉漉,时作角弓抽掣,奄奄一息。后延余诊之,指纹青黑透...
-
柯某之长子,年一岁半,住云南省昆明市原铁道分局。 1922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 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 目上视,指纹赤而浮,唇赤舌谈白,‘脉来浮缓。由于风寒阻遏太阳经气运行之机,加以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
-
王××,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 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 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
-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病。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染之多不救。张县丞患此。医以承气汤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请东垣视之。乃曰:半身以上。天之气也...
-
乙酉五月二十七日 董 四十五岁 脉沉细弦弱,咳嗽夜甚,久而不愈,饮也。最忌补阴,补阴必死,以饮为阴邪,脉为阴脉也。经曰:“无实实。” 桂枝六钱 小枳实二钱 干姜三钱 五味子一钱 白芍四钱 半夏五钱 炙甘草一钱 炒广皮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六月初一日 ...
-
乙酉五月十九日 陆氏 二十七岁 六脉弦细,面色淡黄,泄则脾虚,食少则胃虚,中焦不能建立,安望行经,议先与强土。 云苓块(3钱) 半夏(3钱) 藿香梗(2钱) 益智仁(1钱) 苡仁(2钱) 白蔻皮(1钱) 广木香(1钱5分) 苏梗(1钱5分) 广皮炭(1钱5分) 煮三...
-
庆室女 十六岁 不食十余日,诸医不效,面赤脉洪。与五汁饮降胃阴法,兼服牛乳,三日而大食矣。 甘蔗汁 梨汁 芦根汁 荸荠(乌芋)汁 藕汁 各等份拌匀。 按:《本草纲目》记载:甘蔗[性味]甘,平,涩,无毒。[主治]止呕哕反胃,宽胸膈。 梨[性味](实:)甘,微...
-
太学顾仲恭,遭乃正(正妻)之变,复患病在床,延一医者诊视,惊讶而出,语其所亲云:仲恭病已不起,只在旦晚就木,可速备后事。仲恭闻知,忧疑殊甚。举家惶惶,计无所出,来请余诊脉。按其左手三部平和,右手尺寸无恙,独关部杳然不见,谛视其形色,虽尪羸而...
-
张令施乃弟。伤寒坏证。两腰偻废,卧床彻夜痛叫,百治不效,求诊于余。其脉亦平顺无患,其痛则比前大减。余曰:病非死证,但恐成废人矣。此证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今痛觉大减,实有可虑...
-
一少年贵介,暑月出外,饮食失宜,兼以暑热,遂患滞下。途次无药,病偶自止。归家腹痛不已,遍尝诸医之药,药入口痛愈甚,亦不思食。仲淳视之曰:此湿热尔!其父曰:医亦以湿热治之而转剧。仲淳曰:投何药?曰:苍术 黄连 厚朴 枳壳 陈皮等。仲淳曰:误也。术...
-
顾仲恭心肾不交,先因失意久郁及平日劳心,致心血耗散。去岁十月,晨起尚未离床,突左足五趾麻冷,倏已至膝,便不省人世,良久而苏,乍醒乍迷,一日夜十余次。医者咸云痰厥。仲淳云:纯是虚火。服丸药一剂,今春觉体稍健,至四月后丸药不继,而房事稍过,至六...
-
(一)高存之邻人卖腐者,伤寒发哕,两日夜不醒人事。其子乞方,仲淳问曰:汝父当时曾头痛 身热乎?曰:然。曰:曾服汗药乎?曰:未也。曾吐 下乎?曰:未也。仲淳因索伤寒书检之,其方类用干姜 柿蒂 丁香及附子等温热之药,末条仅载白虎汤一方。仲淳思之曰:...
-
章衡阳铨部患热病,病在阳明,头痛,壮热,渴甚且呕,鼻干燥,不得眠,疹其脉洪大而实。仲淳故问医师。医师曰:阳明证也。曰:然。问所投药?曰:葛根汤。仲淳曰:非也。曰:葛根汤非阳明药乎?曰:阳明之药,表剂有二:一为葛根汤,一为白虎汤。不呕吐而解表...
-
2000年冬月,开原一老者年六十许,通过电话求治。西医检查左肺有阴影,疼痛,以抗菌素消炎无效。左腿股骨头坏死。舌水滑,二便正常,口渴不能饮,饮食不纳。辨为肺寒,开方: 麦冬10克 党参20克 陈皮30克 干姜60克 药服八剂,原来不能翻身,起不来床,今已能翻...
-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 余国俊 徐XX,男,58岁,农民,1985年12月15日诊。患者肚脐中隐痛1个月余,虽整天疼痛不止,却不加重,喜温喜按。曾自取陈艾煎汤熏洗,葱白捣烂和盐炒热敷脐上,可取效于一时,但旋而又隐痛如故。乃就医,先服乌梅丸汤剂...
-
石山治一人,因久坐腰痛,渐次痛延右脚,及左脚,又延及左右手,不能行动。或作风治而用药酒。或作血虚而用四物,一咽即痛。盖覆稍热,及用针砭,痛甚。煎服熟地黄,或吞虎潜丸,又加右齿及面痛甚。季秋,汪珍之,脉濡缓而弱,左脉比右较小,或涩,尺脉尤弱,...
-
乙酉四月二十三日 施 二十岁 形寒而六脉弦细,时而身热,先天不足,与诸虚不足之小建中法。 白芍6钱 炙甘草3钱 生姜4钱 桂枝4钱 胶饴1两 大枣4枚 煮三杯,分三次服。 八月初二 前方服六十剂 诸皆见效,阳虽转而虚未复,于前方内减姜 桂之半,加柔药兼与护阴:...
-
王右,40岁,下眼睑及周围黄褐斑来诊.经期延长,量少色暗,时小腹自痛,双下脸及周围黎黑两年余,右关浮虚而涩,左寸濡细,左尺沉弱,乃气血亏虚之候,八珍汤加减:黄芪50 党参20 茯苓20 白术15 生地15 当归10 赤白芍各10 川芎10 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