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
婴童百问
明代:鲁伯嗣
《婴童百问》—儿科著作,十卷。明·鲁伯嗣撰。创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详尽,其中麻疹和水痘的... -
婴童类萃
明代:王大伦
《婴童类萃》是明朝人王大伦著的一部中医著作,共分为上、中、下3卷。 -
幼科发挥
明代:万全
《幼科发挥》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万全。 又名《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幼科发挥大全》。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卷。 -
幼科概论
明代:佚名
属性:光致所讲幼科,注重在实用二字,不尚虚文。以自己二十余年临证延医之经验,兼采各家学说医理,简易明通。于临证实用者,均采集不嫌其浅俗,以求对于病者实用,对症治疗。平日体察小儿所常得的各种病症,与成人的病症根本不同,临征延医方法自异。至于小... -
幼科切要
清代:王锡鑫
夫医者意也,谓以己之意迎合伊芳之病也。故善医者必待望闻问切而后详理开方,此古今一定不易之理也。盖幼稚小儿,天真浑噩,无识无知,肌肉莹澈,脉络分明。其病不过风寒暑湿燥火,饮食停聚而已,举目可见。岂如壮者之人或因酒色过度,或由思虑受伤之纷纭杂沓... -
幼科释谜
清代:沈金鳌
儿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4年。前四卷论儿科诊法,并将主要病证(无痘科)分为24门(类),各编四言韵语一首,予以综括。 -
幼科铁镜
清代:夏禹铸
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卷三为惊痫诸症;卷四麻疹、伤寒、疟、痢诸病;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本书对儿科... -
幼科推拿秘书
清代:骆如龙
《幼科推拿秘书》,清代医家骆如龙著,后世将此书改为《幼科推拿全书》(1784年刊行),五卷。 -
幼科心法要诀
清代:吴谦
儿科著作。六卷(即《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十五)。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
证治准绳·幼科
明代:王肯堂
《证治准绳·幼科》,明,王肯堂,公元1368年—1644年 中医古籍 -
幼科折衷
明代:秦昌遇
《幼科折衷》,儿科著作。二卷。明·秦昌遇约撰于十七世纪中期。作者认为以往幼科诸方中的论治,或偏寒,或偏热,或喜补,或喜泻,遂取各家之长而弃其弊,故以“折衷”为书名。 -
幼科指南
清代:周震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共四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一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二为小儿杂症;卷三-四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并附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清代:吴谦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是清代吴谦著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
幼幼集成
清代:陈复正
《幼幼集成》为中医儿科专著,是汇集儿科诸家之说,并参以己见编撰而成。其无论是在儿科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独到发挥。特别是在惊风辟妄,以及痉病的治疗方面,独具卓见,既有补偏救弊之功,又有临床实用参考价值。其对万氏麻痘、及小儿脉诊、指纹... -
幼幼新书
宋代:刘昉
《幼幼新书》,古代中医儿科学类书。共四十卷。南宋刘昉等辑撰,刊于绍兴20年(1150)。本书汇集整理宋以前儿科学成就,取材广博,立论严谨,具有较为可崇的参考价值。全书按病分为547门,凡所引征皆注明出处。 -
鬻婴提要说
清代:张振鋆
《鬻婴提要说》医学丛书。清·张振鋆辑。刊于1889年。属于《述古斋幼科新书三种》之一,《述古斋幼科新书三种》内容有《厘正按摩要术》、《鬻婴提要说》(不著撰人)、《痧喉正义》三种。现存多种清刻本。 -
专治麻痧初编
宋代:佚名
作者:? 朝代:? 年份:? -
儿科学
-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中医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