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
外科传薪集
清代:马培之
《外科传薪集》,外科著作,1卷。清代马文植(培之)撰于光绪十八年(1892)。马氏记述个人生平备用之方共200余首,其中颇多马氏个人经验方;本书以外科临证治疗方剂为主,另有内科、五官科等效方,亦颇可取,然说明均较简略。 -
外科大成
清代:祁坤
《外科大成》,外科著作,4卷。清代祁坤(广生)撰于康熙四年(1665年)。卷1总论疮疡等病诊治要点和常用方;卷2~3为分治部,按头面、颈项、腰背、胸腹等身体部位分述多种外科病证之证治,间附验案;卷4列述不分部位(全身性)之大毒、小疵及小儿疮毒证治。此书辨... -
外科方外奇方
清代:凌奂
《外科方外奇方》,外科方书。四卷。清·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 -
外科精要
宋代:陈自明
《外科精要》,外科著作。宋·陈自明撰。三卷。刊于1263年。本书是在李迅、伍起予及曾孚先等人的外科学著作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整理而成。全书共60篇,重点叙述痈疽发背的诊断、鉴别及灸法、用药等,内容简要。作者认为外科用药,应根据经络虚实,因证施治,不可... -
外科精义
元代:齐德之
《外科精义》,外科著作,2卷,元·齐德之撰于至元元年(1335年)。书列医论35篇,选方140余首。博采《内经》以降医学文献中有关诊治痈疽、疮肿之论述,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上卷于论述疮肿诊候、辨疮肿虚实浅深、辨脓、证候善恶和治疗原则时,强调指出痈疽... -
外科集验方
元代:赵宜真
属性:医,一也,然有内外科之异者,盖人之疾有内外故也。科既有内外,故古之专门者,各有方书,以传后世。第今之专于内者,则精其内,而疮科或有所遗者;专于外者,则精其外,而方脉或有未谙。二者俱,不能以无偏。夫惟仁者,爱人之心深长而周密,必欲兼之而... -
外科理例
明代:汪机
《外科理例》是中医著名的外科著作,作者为明代著名医家汪机,成书于公元1531年(明嘉靖辛卯年),初刻于公元1533年(明嘉靖癸巳年)。共包括正文七卷、附方一卷,分医论一百五十四门,附方二百六十五首。其辑录宋元明医家关于外科的论述,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 -
外科启玄
明代:申斗垣
《外科启玄》,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一-三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四-九分论外科约200种疾病的证治,并绘有图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宝》一卷。卷十一-十二为治疗方剂。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明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外科全生集
清代:王洪绪
《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著作,又名《外科全生集》,4卷。清王洪绪(字维德)撰,刊于1740年。原为1卷,今流传者乃清末马培之评注本,厘为4卷。王氏是在秉承家学基础上,积40年临证实践经验撰著而成此书。全书列证48种,载方75首,对疡科的论证与治疗有独到学术... -
外科十法
清代:朱世杰
《外科十法》是由清代朱世杰所著的一部中医著作。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外科十三方考
清代:张觉人
《张氏外科十三方》载有中医外科十三种方药(中九丸、金蚣丸、三香丸、化肉膏、药线、紫霄膏、千槌纸、太岁墨、代针散、薰洗汤、天然散、麻凉膏、解毒膏)的制法、用法和主治,但此方长期散落在民间,被民间医生视为枕中鸿宝而秘不外传。据说此书由清乾隆时的... -
外科枢要
明代:薛己
《外科枢要》,外科著作。四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一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二-三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四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存三种明刻本等。现有《薛氏医案》本。 -
外科心法要诀
清代:吴谦
外科心法要诀 书名 16卷(即《医宗金鉴》卷六十一至卷七十六)。清·吴谦等撰。以《外科大成》一书为基础,进一步整理补充编成。 -
外科选要
清代:徐直銈
《外科选要》是一部选辑约50家精要之外科专书,刊于清道光癸卯年(1843)。全书六卷。卷一卷二为痈疽概述、外疡主症之诊断及治则方药;卷三至卷六,分列166条、计340种外科疾患的症治。对中医各科临床及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原系写刻本,印数不多,... -
外科医镜
清代:高思敬
《外科医镜》为清代学者高思敬所著的一部医书。收录:《外科全书十种》(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十二卷,《外科三字经》一卷,《外科问答》一卷,《逆证汇录》一卷(以上均外科著作),《五脏六腑图说》一卷,《... -
外科证治全书
清代:许克昌
《外科证治全书》,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本书有方有... -
外科正宗
明代:陈实功
外科正宗》,明·陈实功著,成书于1617年,全书共4卷。卷一总论外科疾患的病源、诊断与治疗;卷二至卷四分论外科各种常见疾病100余种,首论病因病理,次叙临床表现,继之详论治法,并附以典型病例,是一部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外科学著作。作者陈实功为外科正宗派... -
外台秘要
唐代:王焘
《外台秘要》中国唐代由文献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又名《外台秘要方》。40卷。王焘撰成于天宝十一载(752)。本书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对医学文献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使前人的理论研究与治疗方药全面系统地结合起来 。 -
万病回春
明代:龚廷贤
《万病回春》,龚廷贤撰于万历十五年(1587),刊本甚多。现存最早者是万历三十年(1602)金陵周氏重刊本,其他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经纶堂重刊本、明活字印本。阊门书林叶龙溪刻本,清代康熙、道光、同治年间各种刻本,近现代重刊本和日本元和活字本,共30多种。 -
王氏医案绎注
清代:王士雄
本书集王氏医案详加注释。分析病情,辨明病机,确定病位。对学习王氏医案确有补益。原案中有漏叙脉象、病情、方药分量等情况,石氏绎注时,凭个人分析予以酌情补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领会王氏原案精神,但究属推论或主观识见,故有其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