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唐代:蔺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骨伤科专著。又名《理伤续断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一卷。唐·蔺道人传。刊于846年前后。首论整骨手法的14个步骤和方剂,次论伤损的治法及方剂。书中记述了关节脱臼、跌打损伤、止血以及手术复位、牵引、扩创、填塞、缝合手术... -
先哲医话
清代:浅田宗伯
《先哲医话》是一本关于日本汉医的书籍。作者为浅田宗伯(1815年— ),因号粟园,又称栗园浅田。 -
小儿推拿广意
清代:熊应雄
推拿专著。又名《幼科推拿广意》、《推拿广意》。三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全书将推拿按摩之理论与...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宋代:佚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儿科著作,20卷。宋人撰,不著撰人。据南宋嘉定太医局何大任序称:家藏该书已60余载。书名取“保卫其生,总括精微”之意。卷1列述医工、禀受、初生、回气等十二论;卷2为五气、乳母、慎护、食忌等七论;卷3为变蒸、脉理等六论;卷4~20... -
小儿药证直诀
宋代: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 -
小品方
魏晋:陈延之
《小品方》,方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 -
性命要旨
清代:汪东亭
汪东亭生平心迹,好积功累行,毫不以功名富贵系于怀焉。兹于光绪丁亥岁,遨游汉皋,来予旅邸,谓家严曰:“方今明道之士,遥遥海内,未见一人。何其道之湮没,以至如此?”家严答曰:“虽《阴符》《道德》传世,文辞古奥,学者阅之而不解。及后丹经叠出,半隐... -
形色外诊简摩
清代:周学海
《形色外诊简摩》,诊断学著作,2卷。清代周学海(澂之)撰。刊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卷专论望形,首叙形诊总义,次叙生形(生理性形态)、病形(病理性形态)以及络脉形态等;下卷阐论望色,包括面色、目色、舌色等。书中集历代有关望诊文献,条分缕析,并旁及闻... -
新修本草
唐代:苏敬
新修本草》,本草著作,一名《唐本草》《英公本草》,54卷。唐·苏敬等23人奉敕撰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计有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正文实际载药850种,较《本草经集注》新增114种。此书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 -
心医集
清代:祝登元
清代医家。字茹穹。龙丘(今浙江衢州)人。弱冠为诸生。平生淡仕途,医术精,察脉精而效验著。撰《心医集》二卷(1650年) -
修昆仑证验
清代:天休子
盖自九鼎云英与赤薤虹丹而并宝,八琼绛雪偕玉津风实以称奇。刹帝利之神丸可饱终日,阿伽陀之珍饵能救众生,莫不精求赭鞭之原,窃善青囊之术。 -
小儿痘疹方论
宋代:陈文中
《小儿痘疹方论》,痘疹专著,不分卷。南宋陈文中(文秀)撰,撰年不详。古代小儿痘疹分辨混沌,专著不多,现存除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外,当以本书为早。全书首叙痘疹受病之源为五脏六腑秽液之毒,或为皮膜筋之秽液发为泡疮。次论痘疹治法并验方,按阴阳、... -
轩岐救正论
明代:萧京
《轩岐救正论》,医论著作。六卷。明·肖京撰于1644年。作者针对庸医不明医理,执方误人,采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要旨以阐明救正之法,故以“轩岐救正”为书名。卷一医论,统论生理、病理、治法和方剂;卷二四诊正法,以脉诊为主兼及望、闻、问三诊;卷三药... -
穴道秘书
清代:杨成博
《穴道秘书》为杨成博所著,此书为遗传点脉秘书,师曰∶要害生死血道,要明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时辰,方可次断生死。伤心之事不可用之。出外偶遇恶人,此比功夫不可忍之,无此比恶何必伤人之命,此比手法出在三尖之法。何为三尖之法,虎尖掌尖肩尖是也。定要子... -
血证论
清代:唐宗海
《血证论 》为清·唐宗海(1851~1908)著,成书于1884年。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进士及第,晚清著名医家。缘于其父体弱多病而立志习医,后来,其父患吐血、下血证,照各书施治无效,遂着意探索血证诊治。曾遍览方书,深得《内经》、仲景书之旨,在此基... -
续名医类案
清代: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又名《名医类案续编》,36卷。清代魏之琇(玉璜)辑纂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魏氏于重订江瓘《名医类案》后,以其书尚有不足,乃博取近时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说部之类,续成此编。其分类体例与《名医类案》相似,内容以明以后各家医案为主,明...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清代:叶天士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是清代叶天士著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虚损病类钩沉
清代:尤怡
《虚损病类钩沉》清·尤怡《金匮翼》:“虚劳,一曰虚损。盖积劳成虚,积虚成弱,积弱成损也。虚者,空虚之谓。损者,破散之谓。”清·吴谦《医宗金鉴》:“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损者,外而皮、脉、肉筋、骨,内而肺、心、脾、... -
虚损启微
清代:洪缉庵
《虚损启微》是一部治疗虚劳的专著,由清代医家洪缉庵所著,刊于清乾隆辛巳年(公元 1761年),共两卷。 -
疡科纲要
近代:张寿颐
《疡科纲要》,外科著作,2卷,张寿颐撰于1917年。本书在学术上,强调外科以内证为主,内外病症不宜分途论治,将外科学方面的脉、因、证、治、理、法、方、药精当实用地做了总结。全书不拘古人成见,别开生面,在论述上颇多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