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头坏死从形态和病变机理上理解,属于《灵枢·刺带真邪篇》中的“骨蚀”与《素问·痿论》中的“骨痿”范畴。长春中医药大学赵文海教授认为股骨头坏死乃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乃其病之本,瘀血痹阻为其病之标,治疗股骨头坏死要局部与整体兼顾,采用内治法...
-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心中懊 ?”一症,可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阳明病篇,《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酒疸的证治,但其发病机理各有不同,因此必然采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进行治疗,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栀子豉汤...
-
□ 韩天助 吉林省梨树县中医院 赵文举 吉林省伊通县第一人民医院 真武汤在《伤寒论》通行本中有两条方证,即太阳篇第82条和少阴篇第316条。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太阳篇32条,大青龙证第1条(通行本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难免有跌、坠、撞、扭伤等不幸发生,轻者造成软组织损伤,重者会发生骨折,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发展和预后影响极大。 现场急救,首先要及时止血和治疗休克,骨折后引起休克的重要原因是出血、疼痛和内脏损伤,一...
-
□ 胡艳 辽宁省台安县中医院 笔者自拟养阴清胃汤治疗白塞氏病多例,效果满意。白塞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以16~40岁青壮年为主,常有口腔黏膜溃疡、外生殖器溃疡,以及眼部损害,病程较长,易复发。 杨某,男,37岁,2006年9月6日初...
-
□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伴随排卵周期而发作,集中在下腹部,常呈痉挛性或绞窄性或持续的钝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偶有因剧痛而...
-
□ 仝小林 刘文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膏、浊病名始见于《内经》。生理状态下,膏、浊参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病理状态下,膏浊致病广泛,变证丛生,尤其与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所涵内容广泛。本文基于《内经》膏浊论述,探讨膏...
-
□ 王春霞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白术,苦,温,色黄,为脾家之要药,能健脾化湿,固表。《名医别录》认为白术能“利腰脐间血”,笔者认为“利腰脐间血”可理解为健脾祛湿,湿去则血自行。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白术为中焦...
-
□ 陈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提出:“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故在肝病治疗中,古今医家均非...
-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效霞《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以下简称《回》书)一书考证得出:“证的概念,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证与症并无区别。因此,“辨证论治”及其衍生出的“方证相应”都是在强调“症状”,即对症用方,...
-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
-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麻黄性味辛温而苦,为肺经专药,有解表、平喘、利水之效,杏仁性味苦温,归肺、大肠经,功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一宣一降,相互为用,咳嗽、气喘,肺寒肺热皆可用之,止咳如治感冒风邪之三拗汤,治风寒无汗...
-
□ 孔明云 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理变化是以胃黏膜退化,胃壁变薄,胃腺萎缩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多种因素导致胆汁反流,致使胃黏膜长期处于炎性剌激,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中医认为多因饮食失节,情志内伤等多种因素损伤脾胃...
-
□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有“祝由”和“祝由科”。“祝由”一词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句中的“祝由”一词,古今学者都有注解,但大都误释。如唐·王冰注:“祝由:祝说病由。”明·吴昆注...
-
□ 乐石旺 新疆奇台县中医医院 新疆是高寒地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多且顽固难治。观诸医用西药疗之,不良反应多,患者多难坚持。笔者临床辨证体会,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之“痹证”,且以寒邪偏重为主。根据“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而选用温经散寒力...
-
□ 刘宝恒 张哲浩 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 硫黄,又名石硫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为硫黄矿的块状体或含硫黄物冶炼而成的集合体,性质通疏,色腻中黄,故名。《本经》谓其“味酸,性温。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近贤张锡纯,慧眼...
-
□ 李耀辉 马战平 王向阳 陕西省中医院肺病科 旋覆花配代赭石出自《伤寒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花入肺、肝、胃经,苦辛而咸,下气消痰,降气行水。代赭石重镇降逆,《长沙药解》谓之“驱浊下冲,降摄肺...
-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赵某,女,已婚,2010年9月13日就诊。2008年剖腹产手术后,由于产后护理不周受冷,导致关节酸痛、麻木,腰背痛至今。现翻身诸症加重,腹胀,脉沉无力,舌淡苔白。证属产后真元大损,气营两虚,治宜益气养血,温通...
-
□ 丰广魁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医院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名温病大家王孟英编著,“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而作,诠释了温病顺、逆传变理论;提出温病新感、伏气并存,在认识上不可偏废;指出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十分重视伤寒学派对温病思...
-
□ 王殿华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西医学神经内科的一些病种,诸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遗传性脊髓型共济失调等均是脊髓病。而中医学文献中对有关脊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记载描述甚少,中医学如何认识这些疾病,其病位如何确立...